Page 197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197

第五章 动物生理的影响因素及信号采集



             别是 IL-1β、粒细胞 -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角质形成细胞趋化
             因子(KC)。在 IAV 感染期间,在体外使用 LL-37 治疗并不能阻断病毒的入侵,
             LL-37 在病毒侵入后、RNA 或蛋白质合成之前抑制 IAV 的复制,病毒载量的降

             低、上皮细胞的直接抗病毒作用和炎症因子的表达都以一种剂量依赖的方式与
             LL-37 的活性有关,试验数据还表明,LL-37 通过调节固有免疫细胞,特别是中
             性粒细胞,参与宿主对 IAV 的防御。通过使用 LL-37 治疗流感感染个体,或者
             通过增加 IAV 感染肺部的天然抗菌素的表达,可以对 IAV 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LL-37 还可以抑制牛痘病毒(VACA)的复制,并且可以改变病毒膜。牛痘
             病毒是一种可以感染多种哺乳动物细胞的 DNA 病毒,研究发现,小鼠 LL-37 在
             感染期间对 VACA 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和保护作用,使用 LL-37(25~50μmol/L)
             预孵育细胞,VACA 基因的表达和病毒滴度均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透射电镜

             图像显示,使用 LL-37 孵育 24 小时后,VACA 病毒膜的完整性被破坏。
                 研究表明,LL-37 对外周血中单核细胞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 型(HIV-1)
             有保护能力。LL-37 通过蛋白与蛋白直接的相互作用,以剂量依赖的方式直接抑
             制 HIV-1 逆转录酶的活性(IC50=15μmol/L)。该小组研究人员测试发现,LL-37

             对 HIV-1 蛋白酶也有抑制作用,但是相对于抑制 HIV-1 逆转录酶,这种活性较弱
             (LL-37 浓度为 100μmol/L 时抑制 20%~30%),同时,接受过抗逆转录病毒治
             疗的 HIV 阳性个体的血浆中 LL-37 含量明显高于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患
             者,其继发感染的易感性也相对应增加。

                 (三)转铁蛋白类
                 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是转铁蛋白家族中抗病毒活性最显著的抗菌肽,
             是一种 80ku 的多功能糖蛋白,最初在牛奶中发现,它高度保守,可以在人类、
             鼠和猪中发现,在大多数生物液体中表达,如外分泌的分泌物(牛奶、唾液、消

             化道液体和眼泪)和中性粒细胞颗粒中表达。LF 是先天免疫防御的关键组成部分,
             通过直接作用于病原体膜和目标宿主细胞部分以及通过调节炎症,证明了其抗菌
             抗病毒的活性。
                 1. 乳铁蛋白的抗病毒作用

                 LF 是一种非血红素铁结合糖蛋白,其表达可以被乳腺上皮细胞在激素的控
             制下诱导,或者在明确的细胞周期阶段表达,如中性粒细胞分化时。在结构上,
             LF 由一个多肽链组成,具有高度碱性和带正电荷的 N 端区域,LF 的三级结构折



                                                                                 ·185·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