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8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198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叠成两个球状叶,由 3 个旋转的 α- 螺旋连接,每个叶包含 1 个铁离子的结合位
            点,当铁结合时,2 个叶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这使得 LF 能够抵抗蛋白质
            水解。在胃中,酸性蛋白酶水解 LF 的 N 端生成乳铁蛋白肽(Lfcin),这是一种

            含有 25 个氨基酸的多肽,具有多个疏水、带正电荷的残基。Lfcin 保留了 LF 的
            特性,表现出有效的抗病毒活性。
                2. 乳铁蛋白的抗病毒应用与机制
                乳铁蛋白能够阻挡病毒粒子进入靶细胞。例如,早期研究表明,LF 在体外具

            有直接抗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SV)的活性,在 HEp-2 细胞中,LF(100μg/mL)
            与病毒粒子孵育后,减少了由于 RSV 感染诱导的 IL-8 的产生。这种 LF 介导的
            抑制依赖于 LF 和 RSV 之间的相互作用,LF 抑制了 RSV 进入 HEp-2 细胞,通过
            使用 LF(100μg/mL)与 RSV 的预孵育可以减少病毒的进入,LF 可以直接结合

            RSVF 蛋白的 F1 亚基,导致病毒粒子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抑制 RSV 的进入。
                乳铁蛋白对腺病毒(HAdV)的抗病毒活性发生在感染期间的多个阶段。在
            一项研究中,LF 在感染的不同阶段抑制了 HAdV 的复制,在感染前引入肽,或
            者是病毒感染后引入肽,以及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引入肽,LF 均抑制了 HAdV 的

            复制,这表明 LF 可能涉及多个作用机制,牛 LF 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证明了抗
            HAdV 的特性,当病毒与 LF(1mg/mL)预孵育时,牛 LF 表现出最大的抑制作用,
            后续通过电子显微镜成像,验证了 LF 与 HAdV 的结合。


                三、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一)抗菌作用机制
                目前对于抗菌肽对病毒、细菌、疾病、真菌和寄生虫抗性的作用机制还不明
            确。对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现在对抗菌肽的研究中

            较多的是抗菌肽的活性情况和抗菌肽的结构特点,期望从这两方面解决抗菌肽的
            作用机制难题。目前的研究发现抗菌肽对细菌的作用差异较大,在与抗生素的对
            比研究中发现其对细菌的抑制中不会引起细菌的变异,细菌不会对抗菌肽产生抗
            药性,在很多细菌的抑制试验中证明其可以替代抗生素使用,这对于生物医药的

            发展起到了开拓性的重要作用。在对抗菌肽研究中发现,阳性菌因为带有负电荷
            可以与抗菌肽带有正电荷的残基形成静电平衡,因为疏水基团的作用,抗菌肽可
            以与细菌膜结构形成异构的改变,在亲水极端的作用下形成桶样通道,在桶样通



            ·186·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