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7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187

第六章  声环境监测研究



                 ②数据处理与传输层
                 各项数据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传输至数据存储系统,采用以便携式工控机
             为主要构件的数据处理层,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处理,并可以按照后台发布的指

             令完成数据发送、设备状态监测等功能。
                 ③云服务平台
                 搭建工地环境在线监测云服务平台。施工现场监测数据收集处理后上传至利
             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的信息集成云服务平台,平台覆盖政府、企业、项目部三级,

             如图 6-8 所示,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实时监控,各部门实时获取施工现场的环境
             监测数据。按照权限设置,分级管理的原则,市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工程安全监
             督站、企业单位等共享资源,可以查看自己权限范围内的信息。同时,云服务平
             台可以设定扬尘、噪声等环境因素的阈值,当对应的环境监测数据超过设定值时

             可发出预警信息,并将监测数据与预警信息通过移动端短信、APP 等渠道发送提
             醒信息给现场和管理部门相应人员。













                                     图 6-8  云服务平台三级联动

                 系统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扬尘、噪声全时段、全区域的自主移动式监测,

             能够实现贯穿施工的全过程监测,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实现扬尘、噪声的
             实时监测,不仅为监管部门、施工单位和现场管理人员提供现场环境的全面信息,
             为其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也有利于从污染源源头减少扬尘和噪声污染,提高扬尘
             和噪声污染治理的效果。对施工企业来说,虽造成企业成本短期的负担,需购置
             相应围挡和监测设备配合安装,但从环保投入的成本和社会效益分析来看,提升

             了企业的智能化监测水平和环境保护效果,兼顾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绿色
             施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与我国生产社会的领域结合越发紧密,噪声污染智能

             检测技术便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城市内部的环境造成污染监测工作结合产生的全新


                                                                                 ·175·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