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8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188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技术成果,能够与环境污染定位检测、分布式范围监测工作协调配合,真正实现
            城市噪声污染监测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目标。根据目前的情况,智能化噪
            声污染监测技术仍旧未能真正进入全自动阶段,对于工作人员具备着相对较强的

            依赖性。
                但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将各种不同类型以及程度的噪音编写
            成为不同的检测程序,安装到对应的计算机控制后台终端中,只需要计算机在收
            集到噪声污染采集设备所发过来的各项噪声环境污染监测数据之后,自动进行分

            类以及整理便可得出当地引发噪声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这种技术不但在噪声污
            染来源识别的精准度上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人工成本投入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

                四、城市内环境噪声污染现象的对应控制策略


                现如今城市化工作的快速稳步推进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私家车与
            其他车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出行工具,但同样的这些交通工具
            也成为城市内部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来自交通系统所
            产生的噪音污染问题,各城市需要根据当地实际的经济发展状况,严格落实我国

            政府部门设计制定出的有关城市机动车辆早上噪声排放标准,并继续推进公共交
            通的持续发展,以此来有效地降低私家车出行的数量,做到从根源上控制车辆行
            驶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交通系统噪声。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全部区域的公交路线
            进行合理规划、检查,并通过增加绿色环保工程车辆,进一步降低城市交通过程

            中道路需要承受的压力。
                对于那些重要的商业区、关键的建筑工程而言,其附近需要进一步合理设置
            噪声检测设备,强化噪声排放方面的人为干预。
                对于建筑工程系统的噪音控制而言,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在强化工程许可审批

            管控力度的同时,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预期可能出现的噪声污染区域以及具体的
            声音分贝进行合理检测以及公布,配合工地环境污染防治、噪声污染费用金额的
            提高,促使工程施工建设企业能够自动在工程建设中控制噪声污染的产生。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避免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极其有效的措施,其已经成为

            控制我国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根本性措施之一。具体而言,包括居住区道路规划
            中,必须对道路的性质以及功能进行明确的分级、分类,并对生活性道路和交通
            干道进行划分;城市工业区必须远离城市居民区。



            ·176·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