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60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一些无意义的监测点位可以由现场情况进行调整;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有一颗
不怕麻烦,精益求精的环境监测人员的责任心。
因此,必须建立一支质量较高的、专业性较强的现场工作队伍,要求所有正
式的工作人员都具有水质采样相关的工作经验,持证上岗,专人专岗,各岗位人
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确保样品采集过程的正确性、规范性,保证样品的
真实性、有效性、代表性。
目前,我国的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以后应当不断加强
体系研究,切实提高监测体系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修改并优化老旧国标,将老旧
国标中含糊不清的内容准确化,并出具更为准确的行业标准,从而规范化标准执
行。还要不断提升水质采样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科学合理地制定水质
采样点位布设方案,切实落实水质采样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水质样品
保存和运输工作,在实际水质采样过程中,对影响水质采样工作质量的其他因素
也要充分进行考虑,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把其造成的影响控制到最小,为提升我
国水环境监测工作整体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第七节 水环境监测未来发展探析
一、水环境监测的意义及作用
水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水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化学
和生物方法,对可能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代表性指标进行测定,从而确定水体的水
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水环境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为水污染治理效果评
价提供科学依据,在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障与饮用水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一)水资源保护方面
在水资源保障工作中,水资源的优化调度和配置等工作均需要及时了解水资
源质量的状况。水资源的状况由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结果来反映。科学、有效、
及时的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政府在构筑“全
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的水资源保障
体系过程中有据可依。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