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研究与探析
P. 57

第二章  水质监测研究



             见,最终导致采集水样的质量受到影响。
                 5. 选用的采样设备不合适
                 在地表水采样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水质监测指标应选择合适的采样设备,如

             采集金属类样品时,不应选择金属材质的取水器,因为金属的材质可能会对待测
             的金属指标产生污染,从而影响数据的准确性,而采集有机类样品时,不应选择
             塑料材质的取水器,塑料制品会吸附有机类的物质,且不易清除,使得数据异常。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图省事不按要求选用不同材质取水采集水样的现象十

             分普遍,使得最终数据的准确性存疑。
                 6. 采样及现场监测设备的老化和损坏
                 在进行水质采样和现场监测前,需要由专业人员对现场采样设备和现场监测
             设备进行维护校准,尤其是一些水质监测设备如电导率仪、浊度计、pH 计等。

             正常经由校准后的设备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是不会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产生
             太大的影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的使用时间也不断延长,设备运行时
             的监测效率也逐渐下降,这就会造成监测数据不准确的情况出现。而在实际工作
             中,部分工作人员在对现场监测仪器的维护保养时,未做到按照标准要求进行,

             或者是缺少定期的仪器维护保养,这种行为同时也大大加剧了现场仪器的老化和
             损坏。
                 7. 环境监测现场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待提升
                 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过程受现场工作人员的经验、常识、规范的理解程度及主

             观判断的影响较大。现今从事于环境监测现场工作的人员普遍较为年轻,人员流
             动性较强,对相应标准规范、常识的理解不深,也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及正确的
             主观判断。

                 三、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过程中的改进建议


                 (一)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标准修订步伐
                 在现有的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组织对现有地表水监测规范
             的适用性进行深入研究,制订专门面向地表水全指标监测的《地表水监测技术

             规范》以适应全指标的监测需要。新的规范应包括全指标的方法体系和实施细则,
             特别是要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对水样采集、沉降方式、样品的前处理方式、样品的
             最小采样体积、样品的采样器具、样品固定剂的添加情况、运输条件、保存方式、



                                                                                  ·45·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