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35

第一章  会计学概述



             权人权益,在会计上债权人权益称为负债。因此,会计恒等式也可以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

             平衡关系,因此该等式又称为财务状况等式、静态会计等式。由于该等式是会计
             等式中最通用、最一般的形式,因此它通常也称为会计基本等式,它既是复式记
             账的理论依据,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本依据。
                 (二)经营成果等式

                 企业经营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获取收入,实现盈利。企业在取得收入的同时,
             必然要发生相应费用。通过收入与费用的比较,才能确定一定时期内企业的盈利
             水平,即确定实现的利润总额。在不考虑利得和损失的情况下,这些要素之间的
             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之间的这种基本关系,实际上是企业利润计量
             的基本模式,其含义为:收入的取得和费用的发生,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确定;
             来自特定会计期间的收入与其相关费用进行配比,可以确定该期间企业的利润数

             额;利润是收入与相关费用之间进行比较形成的差额。
                 这一等式反映了利润的实现过程,称为经营成果等式或动态会计等式。收入、
             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基本依据。
                 (三)财务状况等式与经营成果相结合的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收入-费用=利润”
             则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状况。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则是绝对的,但运动的结
             果最终将以相对静止的状态表现出来。从而,不难得出如下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有上述等式,可见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必然会影响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
             即收入可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最终将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费用可导
             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最终将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23·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