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31

第一章  会计学概述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所有者或者其他方面做出经济决策,具有时效性。
             即使是可靠的、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就失去了时效性,对于使用

             者的效用就大大降低,甚至不再具有实际意义,及时性原则包括三方面内容:
                 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
             单据或者凭证。

                 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经济交易或者事项进行
             确认或者计量,并编制财务报告。
                 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时限,及时地将编制的财务报告
             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决策。

                 在实务中,为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可能需要在有关交易或者事项的信息全
             部获得之前即进行会计处理,这样就满足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但可能会影
             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反之,如果企业等到与交易或者事项有关的全部信息获得

             之后再进行会计处理,这样的信息披露可能会由于时效性问题,对于投资者等财
             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大大降低。这就需要在及时性和可靠性之间作相应权
             衡,以最好地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



                        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accounting elements)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所做的最基本分类,
             是会计对象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会计报表的组成项目。因此,会计要素也可以
             理解为财务报表要素,会计要素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
             权益;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 资产
                 资产(assets)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19·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