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30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一些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吻合的交易或事
项,在此情况下,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所应反映的交易或者事项,就必须根据交
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来判断,而不能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例如,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满以前,从法律形式上讲,所有权并没有转移给
承租人;从经济实质上讲,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报酬和风险已经转移给承租人,
承租人实质上能够控制该项固定资产,因此承租人应将其视同自有的固定资产来
管理和核算。
遵循实质重于形式,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能够保证会计信息与客观经
济事实相符。
(六)重要性
重要性(materiality)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如果企业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做出经济决策的,该信
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
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来判断其重要性。
(七)谨慎性
谨慎性(prudence/conservatism)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
如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售出存货
可能发生的退货或者返修等。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即需要企业在面临不
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
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谨慎性原则的目的在于确保企业具有正常、坚实的财务状况,保持继续经
营的经济实力。但谨慎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高估费用、压低利润、建立“秘密
准备”,因为这将会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
产生误导。
(八)及时性
及时性(timeliness)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