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28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一)可靠性
可靠性(reliability)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
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会计信息要有用,必须以可靠为基础,如果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不
可靠的,就会给投资者等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甚至损失。为了贯彻可靠性要求,
企业应当做到:
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及
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
表中,不得根据虚构的、没有发生的或者尚未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
量和报告。
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其中包括
应当编报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等应当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或者减少应予披露
的信息,与使用者决策有用的相关信息都应当充分披露。
(二)相关性
相关性(relevance)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
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
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
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还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
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
金流量。例如,在会计要素的确认上,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区分流动
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等,都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
进而提升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为了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企业会计在收集、加工、处理和传递
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要考虑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需要的不同特点,充分
满足企业内外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相关需求。当然,由于不同的会计报表使用
者有着不同的需要,完全满足所有方面的需求也不可能。因此,企业对外编报的
会计报表只要提供会计准则规定的通用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说符合相关性要求。
对于某些特定目的或特定用途的信息,通用财务报告可能无法完全提供,此时企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