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26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算手段。会计核算采用货币计量,使会计核算的对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统
            一地表现为货币资金运动,从而能够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尽管会计产生于货币之前,但货币一经产生便天然成为会计核算的计量工具。货

            币计量假设表明,财务报表所呈报的内容,只限于那些能够用货币来计量的企业
            生产经营活动,而不反映其他情况。
                以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是以币值稳定不变为附带假设条件的。但在现
            实经济社会中。币值经常发生变动,甚至有的国家在某个时期货币价值会发生急

            剧变化,出现恶性通货膨胀,这对货币计量提出了挑战。有的国家针对恶性通货
            膨胀的情况,已采用通货膨胀会计。尽管如此,货币计量仍然是会计核算的基本
            前提。


                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是指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会使企业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与相应的现金收支行为时间的
            发生不一致,因而会产生一些应收未收、应付未付等经济事项。为了真实地反映

            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实务中在选择确认的时间基础时,就有以下两
            种基础可供选择。
                (一)现金收付基础
                现金收付基础,通常也称为收付实现制。它是依据费用是否在本会计期间已

            经付出、收入是否已经收到现金,而不管其应否计入本期损益为标准,来处理有
            关的经济业务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在这种会计处理基础下,凡在本期实现以现
            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付出的费用,不论其是否在本期收入
            中获得补偿,都应该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现金(包括现金、

            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收入,不论是否应该归入本期,都应该作为本期的
            收入处理。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一般人的生活习惯,核算手续也比较简单,但是不能合理
            计算确定本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例如,某企业单位在本月初以银行存款一次支

            付租入房屋的两个月租金 5000 元。如果按现金收付基础处理,就应把两个月的
            租金全都作为本月的费用从本月的收入中取得补偿,结果必将使本月的利润减少
            2500 元,而下月的利润自然多计 2500 元。又如,某企业单位在本月某日销售给



            ·14·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