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道路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管理
P. 61
第二章 道路检测理论研究
(2)路面结构层厚度的检测
路面厚度主要有两种检测方式:有传统的钻芯取样检测和目前以雷达超声波
检测为主的无损检测。由于钻芯取样检测需要封闭道路交通、同时比较费时,目
前在实际检测中运用较少,更多的以雷达检测为主。探地雷达在控制下通过主机
发出一定频率可控的电磁波,由于各种不同的路面对电磁波的反射率不同,其传
播速率、振幅和波形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对回收到的电磁波进行分析处理
和计算,便可大致推断出路面结构厚度及性能特点和大概空间结构层分布等。根
据研究发现,目前我国路面结构中,基层以水泥稳定类和石灰稳定类材料为主。
道路基层湿度相对较大,并且水泥、石灰、砂砾、碎石等材料的介电常数较大;
道路面层大多为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材料、相对于基层介电常数较小;道路
病害部位周围,其孔隙率、含水率等和周围都有较大的差异,所以介电常数也会
不同。以上这些特点为地质雷达对路面检测精确性提供了基础要素。
4. 道路沥青混凝土级配比检测
沥青混凝土级配检测是通过烘干沥青混凝土,从而检测沥青级配是否在规范
要求的配合比之内,由此判断沥青路面破坏是否因级配不合理造成。在病害严重
路段,选取典型位置进行钻芯取样,并在实验室进行芯样密度、沥青含量和级配
试验,利用试验数据分析路面材料变化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分析病害区域的
严重程度,为病害处治方法的制定提供参考。所测材料试验方法按照试验规程进
行,对所取芯样进行上、下面层按照试验规程中沥青含量要求进行试验,计算出
沥青含量,进而可以推算沥青面层压实度施工是否到位。对燃烧后的面层矿料进
行筛分,并对照混合料的规范级配范围,看是否满足,若所试验计算出的级配曲
线超出级配范围,则路面破损的原因在大概率上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级配的问题造
成的。
5. 道路路面抗滑性能检测
(1)构造深度测试法
路面构造深度(TD)是指定区域内路表凹凸不平的开口深度的平均值,以
mm 表示,可分为铺砂法和激光深度法。通过将定量体积的砂摊铺于定面积路表,
用砂的体积除以所摊铺开面积大小来计算构造深度。激光测量法是通过高频采样
来算出路面构造平均深度。铺砂法简单易于操作,但速度太慢并且受人主观因素
影响较大;而通过激光测试构造深度法效率高,准确性较好。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