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道路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管理
P. 88

道路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管理
                    Technical Management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Test


            选取一段长度为 200m 的路段作为试验场所,用水准仪和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分别
            对试验路段做平整度检测。精密水准仪检测平整度的常规操作方法如下:设一个
            高程,在试验路段上每间隔 25cm,测量相对高程。这种方法虽然能够保证精度,
            但因间隔较短,使得测量时,要不断迁移,作业效率无法得到保障。可采用 BF

            或是 IN 的方式,对试验路段的断面高程加以测量,并将水准仪安设在适当的位
            置处。实践表明,采用 BF 或 IN 方式,误差较小。
                统计间隔:因相关技术文件中,并未对国际平整度指数计算时的统计间隔作

            硬性规定,致使在实际应用中,对统计间隔的规定存在差异。常用的统计间隔有
            以下几种:10m、20m、30m、100 和 1000m,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使用不同的
            统计间隔,其中 100m 和 1000m 是最为常用的统计间隔,依据平整度的计算方法,
            路段的总体长度为被除数,由此表明,路段的长度会对国际平整度的计算结果产

            生直接影响。本次试验中,选取两条长度为 300m 的路段开展试验,二者的路面
            均比较平坦,1# 试验路段的平整度值为 2.215m/km,2# 试验路段为 3.022m/km。
            由试验结果可知,1# 和 2# 路段的平整度间隔均在 2.0m/km 以内,均可体现出平
            整度状况。因此,统计间隔可以取 100m。


                三、地雷达技术在道路检测中的应用

                (一)地质雷达技术
                地质雷达技术方法的有效性,主要基于地下空洞与周围介质的物性(导电性、

            相对介电常数等特性)差异,以及地球物理探查工作环境的影响差异,从而对目
            标物体与地质背景加以分辨。经对现场踏勘并查阅有关资料,需要调查的地面塌
            陷主要为刚性路面(混凝土)、水土流失带(疏松区域)、掏空垮落带(空洞区
            域)等。通过发射高频脉冲电磁波向地下发射电磁波信号,通过接收天线接收经

            过地下各介质层反射和折射的电磁波信号,雷达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地下不同
            的介质会发生不同的反射与折射,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系统
            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成像。探地雷达通过发射天线(T)向下发射超高频
            短脉冲电磁波,反射波由接收天线(R)接收,响应于其回波移动时间(也称为

            双向移动时间)、振幅和波形数据。它们接受图像处理和解释,决定地下界面或
            地下介质的空间分布。地质雷达法(电磁波反射法)是利用天线根据地下介质的
            电性差异向地面发射电磁脉冲,接收来自不同界面的反射波。通过分析反射波的



            ·80·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