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道路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管理
P. 91

第二章 道路检测理论研究




                 (三)地雷达技术在道路检测中的应用实践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全长为 36.45km,设计行车速度为 70km/h,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
             形式,其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面层,以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该工程于 2014

             年完工并投入使用,经过多年行车荷载及外界环境的侵蚀,公路路面结构存在不
             同程度的损耗,为确保工程的使用安全,需要在不破坏路面结构的情况下检测其
             使用性能,主要检测内容包括路面厚度、路面病害情况以及路面现阶段性能,根

             据要求经研究决定采取探地雷达技术开展该工程路面检测工作。
                 2 道路检测中探地雷达技术的应用
                 (1)探地雷达技术分析
                 第一,在公路检测工作中采用的探地雷达技术,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大体可

             分为 3 类,分别为调频式探地雷达、步进式探地雷达以及脉冲式探地雷达,其中
             调频式探地雷达和步进式探地雷达,均通过振荡器对雷达的发射频率进行控制,
             针对结构层复杂的公路检测时,其检测数据不够精准,因此此方式只适用于结构
             单一的浅层公路中;脉冲式探地雷达对电磁信号的处理较为简单,可适用于各种

             公路结构检测工作,因此在公路检测工作中受到广泛的应用,本工程也采用脉冲
             式探地雷达检测技术。第二,脉冲式探地雷达是由雷达主机、接收和发射的天线
             结构、电源、数据储存设备、显示器等多项设备共同组成,在对公路结构层开展
             检测工作时,先启动雷达的控制单元发射出超带宽电磁脉冲波,然后通过收发器

             对电磁脉冲波进行放大后,利用发射和接收的天线结构将其传播至公路结构中。
             当电磁脉冲波进入公路结构后遭遇到不同介质的结构层,此时电磁脉冲波会发生
             反射现象,经反射回的电磁脉冲波由天线结构接收,并将其传递至雷达控制单元。
             最后对雷达控制单元接收到的电磁脉冲波信号进行分析,将其转换至数字形式的

             信号后存储投放于显示屏上,经过对信号的分析便可得知路面的厚度、病害程度
             等信息。
                 (2)探地雷达技术的应用
                 路面厚度检测:公路路面是承受车辆直接作用的主要结构层,在长期车辆行

             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路面表层造成磨耗,从而致使路面厚度产生变化,如
             路面厚度变化过大,就可能丧失路面应有的性能,从而引发病害问题的发生。因
             此,公路建设单位需要定期检测路面厚度,确保路面结构的性能,探地雷达检测



                                                                                  ·83·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