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大数据技术及安全研究
P. 107

第三章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共享,因此应该健全协作机制,调整利益冲突并通过管理手段达成共识;第二,
             医疗大数据本身多源异构性的特点,存在大量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
             信息标准并不统一,按照标准规范建立起跨机构甚至跨区域的数据共享平台及数

             据交换机制。
                 (二)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大数据在促进数据传输和共享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数据隐私保护就
             是其中之一。我国对于医疗领域隐私保护的立法及政策法规的制定处于起步和发

             展中,尽管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对保护患者隐私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规定,但是大
             部分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仅规定了对患者的保密义务,而没有规定违反该义务的
             后果,不利于具体司法实践操作,而且大多数条款对患者信息权利的具体内容、
             权利保护的方式等都没有规定。大数据时代,要搞数据共享,这在很大程度上受

             到严格的数据保护的限制;只有保障大数据的共享和保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医疗大数据的潜在价值。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护公民的隐私安全,需要加强对数据的保护工作。首
             先在法律的内容上,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除完善相关配套法规标准外,也

             要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强化保护患者隐私与个人信息,严格要求数据安全保障义
             务与责任,坚持知情同意原则,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分析等行为应获得数
             据主体的知情同意,原则上应获得明示同意;其次在治理手段上,在强化隐私保
             护技术对个人隐私保护效果支撑作用的同时,致力提升数据加工者合法合规使用

             数据的自觉意识,形成注重数据伦理安全的良性氛围,倡导公民形成正确的个人
             隐私观。
                 (三)数据质量保障
                 医疗数据在大部分应用场景中,对数据的质量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医疗数据

             质量风险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首先,即使接受诊疗的患者因为医生收到了错误
             的基本疾病信息受到不合理的治疗甚至承担安全风险;其次,医疗科研有可能因
             为出现的错误数据而得到错误的结论,轻者会导致整个科研过程失败,耗费人力
             财力,重者可能会错误引导医学理论发展方向,影响整体医学发展进程。

                 为了提高医疗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适用性,需建立一套标准化数据治理
             模式,各级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数据采集、存储、整合、分析等工作的时候,以
             相同或相近的标准,确保内容准确、术语规范、信息数据接口一致等。此外人工



                                                                                  ·99·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