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大数据技术及安全研究
P. 111

第三章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已成为从业人员必不可少的知识,但是金融行业的大部分从业人员这方面的知识
             储备不甚完善,缺少大数据专业人才,现有人才难以促进行业的稳健持续发展。
             同时,尽管许多金融机构已经开始数字化转型,而由于金融机构业务人员经验不

             足,在数据处理和解析过程中经常出现数据失真的情况,进一步影响行业的发展。
             当前,金融行业缺少能够进行分析和数据探索的复合型人才和管理人员。

                 三、大数据金融风险以及发生原因


                 (一)大数据金融的风险
                 1. 侵犯用户隐私的风险
                 大数据金融发展迅速,数据的运用有时难免会侵犯用户的个人隐私。个人财
             务状况、身体健康状况、购物取向喜好、常住地址以及所在地点等大规模、多方

             面的数据被收集,还有信用状况、交易习惯以及所持有的资产状况等信息。大数
             据金融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对客户的信息要进行全方位的
             分析整理,数据信息不断地被使用,对知识产权、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都构成了
             威胁,形成了巨大的风险。一旦发生数据泄露事件,引发隐私问题,不仅会引起

             用户的信用危机,更会引发超过以往任何普通的身份确认风险。
                 2. 监视数据风险
                 假设对大数据金融收集和使用的信息进行监控,将会对中国的金融安全构成
             巨大的威胁。监控数据的影响可以从 2013 年“Prism Door”中看到,大量的高准

             确度的监控数据,在普通民众看来将是一个巨大的安全威胁,此事件的发生直接
             导致我国不再和美国共享财务数据。中国的大数据正处于急速开展阶段,但是用
             于数据收集的软件以及技术服务全部依赖于来自国外的技术,这也加大了数据被
             监视和泄露的风险。

                 3. 新开发的交易工具对传统的金融监管体系提出挑战
                 大数据带给金融业的关键创新是高频交易,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的问
             题。例如大量抛售等,这些都是传统监管系统无法控制的。尽管该行业发展迅速,
             但相关法律制度和监管方式与该行业的发展并不同步,导致法律规定和监管制度

             不完善,从而增加了监管风险。而大数据金融几乎影响了金融行业的所有范畴,
             如果监管体系无法与其有效和紧密的重叠,就会使日常监管流程带来巨大的挑战
             和大数据金融危机。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在线支付、在线银行和电子货币远超



                                                                                 ·103·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