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4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164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Research on Animal Biotechnology and Reproduction
2. 眼科疾病
虽然传统的眼睛结构、光学系统的研究是在啮齿类动物上完成的,但这些动
物一般不适合进行临床以及药物安全性的研究。相对于啮齿类的小鼠、大鼠来说,
兔的眼球体积较大,并且与人类有着相似的眼部结构、光学系统和生理特性。此
外,兔视网膜的血管较浅,也更适合药物注射。综合上述特征,兔是一种非常适
合用来研究眼部疾病的动物模型。目前,兔已经被用作包括干眼症、青光眼、老
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和葡萄膜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在内的
主要眼科疾病的临床、解剖学病理学以及药物代谢等研究。然而大部分用于研究
的兔都是通过手术或者药物注射等方法生产出来的,由于基因编辑技术的限制,
人们只能通过模拟病理状态来达到研究目的,而不能通过基因层面来准确研究致
病机理。到 2009 年,Kondo 等首次利用 BAC 技术成功地在兔紫红质基因 P347L
引入点突变。成功培育出具有明显色素性视网膜炎临床症状的转基因兔模型。
Chentoufi 等首次将人源化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
转基因兔应用于开发预防原发性眼部疱疹感染和治疗该疾病的疫苗中。
2016 年 Yuan 等将 Cas9/sgRNAmRNA 共注射到兔受精卵中,开发了具有
GJA8 基因敲除的白内障模型。结果表明,GM8 基因座的基因突变率在胚胎中达
到 98.7%,在幼崽中达到 100%,并且具有明显的白内障的临床症状。同样该团
队在 2017 年将 Cas9mRNA 和 sgRNA 共注射到受精卵中产生了先天性白内障形
状的 aA- 晶状体蛋白基因敲除兔。Lee 等 271 使用 CRISPR/Cas9 系统抑制结缔组
织生长因子的表达,成功地阻滞青光眼滤过手术过程中眼组织的纤维化。近几年
随着兔模型的开发与应用,治疗眼科疾病的药物以及实验数据也在逐年丰富。然
而,正如上文所述在目前眼科疾病方面兔模型主要围绕生理特征、解剖结构以及
药物实验等以实验方法诱导的研究为主。基因修饰兔模型还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不断发展,在眼科疾病治疗方面基因修饰兔还是具有广阔的发
展前景。
3. 艾滋病病毒(HIV)
导致艾滋病的病毒 HIV-1 和 HIV-2 统称为灵长类慢病毒。该病毒可轻易地
感染人类,并在 CD*T 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复制。在缺乏治疗的情况下,病毒的入
侵会导致 CD4+T 细胞等一系列免疫细胞功能缺失,最终导致严重的免疫缺陷,
进而威胁生命。小鼠和大鼠是最常用于建立艾滋病模型的动物,但由于人和小鼠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