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3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163

第六章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发展


             液瘤病毒(Myxoma Virus,MYXV)、红斑狼疮等免疫相关疾病方面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作用。在生理和组织结构方面,兔也与人类具有极强的相似性,如成年兔
             子的腹主动脉和胸主动脉与成人冠状动脉相当。此外,兔在脂代谢情况、低密度

             脂蛋白含量、眼部结构、性成熟后的肪板闭合等特征都与人类高度相似,使得兔
             成为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眼部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研究的重要实验对象。
                 (二)基因修饰兔与人类疾病
                 近几年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疾病模型兔的种类也在逐渐增多,

             并被应用于多种疾病,接下来我们将对其中几种较为重要的疾病模型展开讨论。
                 1. 心血管疾病
                 在目前所有种类的动物模型中,兔是第一个用于研究脂蛋白代谢和动脉粥样
             硬化的动物模型。由于野生型兔在高胆固醇食物喂养时很容易产生高脂血症,并

             迅速发展成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兔被广泛用于研究人类脂质代谢
             和相关心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1908 年,俄罗斯医生用添加动物蛋白
             的饲料喂养兔,首次发现这些兔出现明显的主动脉粥样硬化。自此展开了利用兔
             作为动物模型来研究心血管疾病的历史。2013 年 Yang 等冋通过 TALEN 生产出

             载脂蛋白 C3(Apolipoprotein C3,ApoCIII)基因敲除的兔。在最近的研究中发
             现 ApoCIII 基因缺失会显著提高肝脏分解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的能力,同时,
             基因缺失兔也不具有明显的高脂血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2017 年 Zhang
             等两人产生了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敲除兔,

             发现 CETP 敲除兔的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胆
             固醇水平降低。并且当喂食高胆固醇饮食时,CETP 敲除兔仍然表现出比野生型
             (Wild Type,WT)兔更低的 HDL 胆固醇水平。同时 CETP 敲除兔冠状动脉的
             狭窄程度也明显优于 WT 兔。2018 年 Lu 等利用 CRISPR/Cas9,培育出低密度脂

             蛋白受体敲除兔,并发现纯合子 LDL 受体敲除兔与人类的高胆固醇血症相似,
             会出现自发性高胆固醇血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同样 Koike 等将载脂蛋白 A2
             (Apolipoprotein A2,ApoAII)敲入兔中,发现兔血液中出现低甘油三酯以及较
             高的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的现象,并且在高胆固醇饮食的喂养下,该兔

             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也要明显优于普通的兔。目前已经发展出几十种表达与脂质代
             谢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基因修饰兔。





                                                                                    149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