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20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Research on Animal Biotechnology and Reproduction


                                第二节  动物疫病防控策略


                一、动物疫病防控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成功消灭三大瘟疫
                历史上,牛、马是重要的生产工具,而牛瘟、牛肺疫、口蹄疫、马鼻疽、马
            传染性贫血这 5 种疫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很高。如牛瘟发生后,村寨牛只几乎
            全部死亡,四野臭气遍地,闾里悲声应道,插秧之际,犁耕无牛,农民无不焦灼

            万状。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启动了这 5 种疫病的防控计划。通过强化免疫、
            调运监管等手段,我国 1956 年消灭了牛瘟,比全球消灭牛瘟提前 55 年;1996
            年消灭了牛肺疫,2017 年消灭了亚洲 I 型口蹄疫。此外,我国还基本消灭了马传

            染性贫血和马鼻疽。这些成就的取得,有力保障了农业生产,大大降低了农牧民
            防疫负担,极大鼓舞了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士气。
                (二)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
                口蹄疫、小反刍兽疫、非洲猪瘟、古典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
            性禽流感、新城疫等疫病,是畜牧业的巨大杀手。疫情一旦流行,易感动物发

            病率可达 100%,病死率多在 50% 以上,甚至可达 100%。其中任何一种疫病流
            行,都会对我国肉品供给带来严重威胁,甚至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比如,
            2007 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018 年非洲猪瘟的发生,都导致了肉价大幅上涨,

            进而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幅攀升。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人兽共患病的发生,
            则往往导致居民消费信心下降,其间接影响远远大于疫情本身。通过实施强制扑
            杀、流通监管、疫苗免疫、清洗消毒等综合防控策略,目前我国已经成功控制了
            这七大瘟疫,从而有力保障了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力保障了我国的肉蛋奶
            供给。

                (三)稳定控制部分重要人兽共患病
                血吸虫病曾在我国大面积流行并造成严重危害;囊虫病、旋毛虫病、炭疽病、
            棘球蚴病等人兽共患病,也曾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生活质量。20 世纪七八十年代,

            我国曾有上万头动物死于炭疽,有的地方人群猪囊虫病的患病率曾超过千分之一,
            某地一头野猪曾致 96 人感染旋毛虫,通过综合防控,如今这些疫病在动物群中
            的流行情况绝大多数已得到有效控制。棘球蚴病主要在西部高原、少数民族地区




            6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