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23
第一章 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控
由西向东、由南向北调运为主,商品畜则是以由东向西、由北向南反方向调运为
主,形成了交叉循环的复杂网络。比如,某市场的活禽来自 10 余个省份,但当
地的活禽同时调往 10 余个省份;北方某省活羊调运市场链和南方 10 省 30 个市
场密切相连。交易网络涉及公司、农户、运输户、交易市场、屠宰场等多个节点,
动物经纪人串联起各个节点。我国动物经纪人数量庞大,大都兼营养殖、屠宰、
诊疗活动,很容易传播疫情。分析表明,我国大多数疫情是由调运引发的。
活禽消费习惯短期内难以改变,导致活禽交易市场成为病毒传播重要链条。
有关调查表明,南方 70% 的居民喜欢消费活禽,即使 H7N9 流感流行最严重时,
南方 8 个城市仍有 38% 的居民要求购买活禽,年龄越大这种倾向越强。受此因
素影响,我国存在大量活禽交易市场,市场内环境温湿,病毒一旦进入就会长期
生存。调查发现,运入市场的家禽通常需要 1~7d 才能被卖掉,活禽刚到市场时,
病毒检出率很低,2d 后就上升数倍,既可向人传播,还可通过运输车辆逆向传
播到养殖场。此外,我国兽医队伍建设仍面临若干复杂问题,突出表现在各地防
治能力不均衡,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大城市主销区、畜牧业主产区的监管力量严
重倒挂,部分畜牧业大省亿元畜牧业产值对应的防疫投入、官方兽医数量相对
较少。
三、动物疫情防控策略
改变畜牧业生产模式。支持引导发展规模化、科技化、合作化畜牧业,推动
畜牧生产转型升级,逐渐改变分散型、散养型养殖模式,推进养殖全过程的生物
安全。建立更新养殖技术标准,提高养殖水平、管理能力。培育建设标准化畜禽
良种体系,开展种畜禽场传染病净化,切断动物疫病垂直传播。加快推进智慧化
畜牧建设,利用“互联网 +”的意识,组织养殖场进行智能化改造,利用大数据、
物联网、人工智能、5G 网络等对畜禽健康状况实时监控,掌握了解畜禽生长发
育情况。综合以上措施树立“环境、饲养、管理”都是疫情防控的理念。
加强舆论宣传和养殖技术培训。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
报纸及新媒体,加大对动物疫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争取决策层
对行业的了解和关注度、支持度,提高社会公众对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参与度和
配合度。组织和用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中国农技推广
APP 等国家政策和工具,对养殖场户人员进行畜牧兽医专业培训,优化组合集中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