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57
第二章 病毒性动物疫病防控
组装蛋白纳米颗粒是通过淋巴管表面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直接进入淋巴结,可
同时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自组装蛋白纳米颗粒成本较低,一般依赖于水溶
剂,且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尽管如此,纳米粒子作为疫苗递送系统仍面临一些挑
战,一些纳米粒子,如氧化钛、金或阳离子脂类的细胞毒性是一个主要问题,这
些天然的蛋白颗粒大多数表面装载抗原,其表面积可能会限制其应用,如果抗原
面积太大可能无法很好地呈现,还需进一步探索。此外,自组装蛋白纳米疫苗存
在脱靶免疫反应,这可能会限制后续的加强免疫或其他疫苗的接种,所以自组装
蛋白纳米疫苗暂时还不能作为通用禽流感疫苗。
(3)聚合物纳米颗粒
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尺寸为 10~100nm,是可针对特定位置作为载体来控制药
物释放的胶体系统,纳米粒子具有稳定、无毒、无血栓形成、无免疫原性、无炎症、
不激活中性粒细胞的特性,可有效包裹和展示抗原。与传统剂型相比,聚合物纳
米颗粒可增加成分的溶解度,降低治疗剂量,改善活性成分的吸收。聚合物纳米
颗粒包括天然聚合物纳米颗粒(如壳聚糖和葡聚糖)和合成聚合物纳米颗粒(如
聚乳酸和聚乳酸 g 羟基乙酸共聚物)。Zhao 等发现,将 H9N2 亚型 AIV HA 基
因与树枝状聚赖氨酸(DGL)包裹,制备成聚合物纳米颗粒疫苗,肌内注射免疫
雏鸡后,可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能诱导较高水平的抗体;Chowdhury 等将
AIVsM2、HA2 基因与黏膜佐剂(CTA1)和壳聚糖纳米粒相融合,对感染 H9N2
亚型 AIV 的小鼠提供了交叉保护,且可持续 6 个月。聚合物纳米颗粒因能适应
不同的药物或抗原而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输送和疫苗研究,且现在新探索的聚合物
颗粒都是生物可降解的,这些特点吸引了研究者们对其进行研究,但这些天然聚
合物材料在通过非传统途径免疫时,如鼻腔注射,可能会引起炎症反应及未知后
果,聚合物纳米佐剂的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免疫个体之间的种类差异、免
疫系统的差异和纳米粒子对机体的毒理性能都能影响纳米材料的活性,聚合物纳
米颗粒表面的化学性质、载体对抗原的释放能力也会对机体免疫性能产生影响,
以及聚合物纳米材料在制备过程中有机溶剂的含量对机体产生毒性等问题。因此,
要想应用于生产中,应深入研究纳米粒子与生物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
纳米材料的尺寸、形状、化学功能、表面电荷和组成等特性与生物分子信号、生
物动力学、运输能力和毒性作用等问题。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