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4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224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据高校选才的需要和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状况,适时地对考试内容和形式进行调
            整。随着国际语言测试理论的不断更新发展,高考英语内容改革也需要进一步深
            化。一方面,当前的试卷结构遵循标准化测试的模式,大部分试题采用多项选择

            题,这样做的优势是保证了测试结果的稳定性,但效度、语言的真实性和交互性
            等属性却受到不小的影响。另一方面,如何更好地设计高考英语的测试构想,界
            定测试目标和测试内容,比如从听说读写相结合的综合语言活动出发考查学生的
            英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合理确定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所占比例,加大口

            语和写作分数权重等内容。这些语言测试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方向均可作为高考英
            语内容改革的参考。
                (四)科学融入核心素养考查
                《课标》提出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核心素养是通

            过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形成的,也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目标
            和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导向对学校的课程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也对教学和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听、说、读、写四项关键能力的培养要以核心
            素养为导向,在教育教学和评价中渗透对核心素养的引导与考查。近年来,高考

            英语试卷中对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明显提高,高考英语中考查灵活运用批判性思
            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进行作答的试题比例有所提高。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使用的
            新高考英语试卷中增设的短文续写题型对于考生的语篇把控能力、批判性阅读能
            力以及创新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一方面是落实核心素养考查的具

            体实践,另一方面对基础英语教学提出新的挑战。
                (五)提高测试的问题情境
                基于情境进行评价,既是学科素养评价的基本途径,也是实施“五育并举”
            的内在要求。程晓堂就曾从三个方面指出英语考试命题中问题情境的缺失,分别

            是试题形式的局限导致问题情境的缺失、试题设计中问题情境的缺失以及试题素
            材中问题情境的缺失。《课标》在对语言能力的定义中特别强调“社会情境”,
            也就是说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掌握语言知识、
            脱离语言使用情境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高考英语全国卷命题需要进一步提高

            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尤其是一些由于题型的缺陷而造成问题情境缺失的情况,如
            短文改错试题。在具体的材料选择和试题命制过程中要注意创造一个合理的语言
            使用情境,以达到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216·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