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7 -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与质量控制
P. 317

» 第十一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及建议




                在传播方面,应以全社会为中心,以“面”为中心进行全面的宣传;二是从“点”上
                推广,培育精品产品,培育示范企业,培育重点产业,让全社会都知道农产品可溯源
                的概念和意义,从而更好地发挥农产品可溯源认证对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引领消费升
                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2. 激发和鼓励基层使用溯源的积极性

                    要建立一套与基层现实相适应的溯源体系,站在企业、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立场
                上考虑,做到操作简单、溯源过程全面、溯源内容可定制。企业是一个以利益最大化
                为目标的市场主体,它同时也是一个构建农产品溯源体系的主体,如果不能从溯源中

                获得溯源增值,那么它就不会有构建溯源体系的热情和动机,就算用政府投入资金,
                购买了一些软件和硬件,为它构建了一个溯源体系,它也很难继续运行下去。为此,
                政府部门应激发企业创建可追溯体系的内部动机,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
                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热情与动力,推动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向专
                业化与品牌化方向发展,推动我国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向“互联网 +”方向发展。

                    3. 确立科学的目标,引导主体责任良性循环
                    农产品可追溯方式并非一成不变的,其功能大小与其运行方式密切相关。要从根
                本上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农产品追溯不能盲目地追求更大更全面,更不能过

                度地夸张追溯的作用,进而对大众产生误导作用。当前,农产品溯源的最重要的目的
                就是要能够反向地锁定问题产品的责任主体,用追溯来对农产品的经营主体进行震慑,
                让他们不敢进行掺杂或者不敢出售有毒有害的产品,这只是一个附带的目的,但并非
                农产品溯源的直接目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民生问题,所以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如何

                从根本上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的检测力度与监管力度,如何更好地优化农产品市场,形
                成健康有序的市场氛围,最大限度地促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
                质量得到提高,都是值得思考的。























                                                                                         • 303 •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