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2 -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与质量控制
P. 312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与质量控制
Quality Inspection, Testing and Quality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组织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农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切实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和乡镇
政府的工作中心。三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都要将农产
品质量安全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中央、省级政府对财力较弱的农业大县建立转移
支付机制,推动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均等化。县级政府要根据监管工作量对
乡镇相关经费实行全额保障,对村级给予一定补助,解决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
(二)健全三级监管体系,提升基层监管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监管体制。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加快建立城乡一体、
能力均等、重在生产一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重点是设立相对独立的乡
镇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等方式来补充工作人员。在村级,也要设立
质量信息员,可由村干部兼职,政府给予工作补助。通过编制混用等方式,充实县级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二是建立县、乡、基地(市场)三级检测网络。把农产品
(食品)质量检测机构作为同义务教育学校、基层卫生机构一样的公共设施,尽快实
现标准化全覆盖。实施县域农产品(食品)质量检测能力达标工程,尽快提升县级检
测机构的人员和装备水平。在乡镇依托监管机构,建立具有速检功能的检测室。要求
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化经营主体逐步建立自检机构,政府给予补助和指导。在批发
市场、超市等农产品交易场所,设立公共的快速检测室,开展免费“你送我检”活动。
明确县级检测机构的指导监管职能,授权其牵头建立统一的县域农产品质量检测信息
网络,县域内所有检测机构和设备必须联网,所有检测数据由后台自动同步上传到县
级检测机构,杜绝人为干预。加大对基层检测人员的法规、标准、计量、信息化技术
培训力度,规范检测室管理和测试过程,发展多种农药、兽药一次检测、快速检测、
专用检测技术。三是强化县级执法监督工作。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机构要把工作
重心放在农业生产一线,足额配置流动执法车、速检设备、执法设备,加大随机执法
检测力度,重点对小农户、小养殖户、小农资经销户开展质量抽检和执法检查。四是
健全监管协作机制,整合县域监管检测资源。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整合原农业局、
畜牧兽医局、渔业水产局的职能,形成“大农业”综合监管模式。建立基层生产环节
和流通环节监管工作衔接机制,开展联合执法,信息共享,做到“生产—流通—销售”
全过程监管。推进县域检测资源整合,根据合理布局、满足工作需要的原则,对各部
门委托授权的农产品检验、监测机构的资质实行统一认证。五是建立县域综合性监管
信息平台。由县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农业或市场监管部门负
责,建立统一的农产品(食品)质量监管信息平台。采用大数据技术,在不改变原有
信息采集渠道的基础上,汇集各部门监管信息、政府检测机构质量检测信息、农药兽
药经销信息、农业生产基地(园区)质量自检信息、批发市场(超市)质量自检信息、
• 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