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8 -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与质量控制
P. 308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与质量控制
Quality Inspection, Testing and Quality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府及监管机构的职能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一是县乡村三级监管体系不健全。村级监管力量基本是空白;乡镇监管机构多数
是“名义”挂牌,与农经站、农技站等一起办公居多,以兼职监管人员为主,专业人
员严重缺乏,流动检测车等监管设备严重不足;多数县农业执法队伍缺编制缺人员缺
经费,以重点对象监管为主,对农产品生产一线的源头监管薄弱,而且这种情况越是
在农业大县越突出(农业大县多是财政穷县)。
二是基层检测体系不健全。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农产品质
量安全检测体系,但基层检测力量十分薄弱。村一级普遍没有检测机构,乡镇级检测
机构建设刚刚起步,设备简单,只能做一些低级别的速检和定性检测,检测能力不足;
县级检测机构的装备、人员、技术也不能适应群众需求,定量检测指标较少,而且县
级农业农村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的检测机构重复建设,缺乏协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
导致农产品供应链质量检测信息分散。
三是监管体制分割。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和市场监管(食药监)部门间的跨部门联
动机制尚不完善,县级普遍没有建立起跨部门全链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
来自生产者的质量自检信息、不同部门的质量抽检信息、安全事件处理信息等不能有
效汇集,既影响联合监管,也制约了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信息追溯。
四是监管手段单一。管理部门对非认证农产品仅仅是定期检查或抽查,覆盖面小,
仅对产成品进行检测且检测指标有限,对产地环境、加工环境、投入品质量等很少检测。
对于认证产品,第三方认证机构在评审时管理较严,认证后管理较松。同时,对电商
平台等新兴流通模式的监管制度还处于空白状态。
五是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偏低。质量安全标准是监管和执法的依据,但我国
农药残留标准还存在缺口,没有覆盖大多数农产品。一些农兽药残留标准、饲料卫生
安全标准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没有与国际接轨,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低于发达
国家。即便是国内生产的农产品,出口到日本和欧盟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也要
高于国内。
2. 农药兽药等投入品管理还存在较多问题
农药兽药鱼药等化学投入品,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又是导致农产品质
量不安全的关键问题。从2017年农业农村部、公安部等五部门对全国14省打假结果看,
检查各类农资生产企业 2.46 万家,查处违纪案件 31326 起,其中有不合格种子 398.1
万公斤,劣质肥料 2.5 万吨,假冒伪劣、禁用和过期不能使用的农药 36.85 万公斤,
伪劣兽药 1 万多公斤。化学投入品监管和使用环节还存在很多问题,形势仍十分严峻。
一是经营市场混乱。农药经营许可制度还未有效落实,一些经营主体不规范,不
具备经营资格和经营条件、无证非法生产经营农药兽药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地方执
• 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