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6 - My FlipBook
P. 286
第十章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问题、风险及建议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目标存在的问题
就审计目标而言,从总体上来看,是为节约国家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但由于政
府和审计机关及其他审计机构所处的位置,各自的利益不同,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目
标存在以下问题。
1. 审计目标与政府公共管理的需求不相适应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规范,我国政府部分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
由计划管理的职能向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审计机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也应
是顺应这一潮流而发生变化。审计机关固定资产投资的职能是审计监督,监督的目的是规
范建设项目的建设行为,保证项目建设单位能按国家政策的规定建设项目。这一审计目标
与现行政府职能相比是不够的,政府的服务职能也必须在审计的目标中有所体现,这就要
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不仅要保证建设项目的规范运作,还要对项目的建设中的效率,建设
过程中的经济性,建设后的效益进行全面审计评价,一是保证政府公共资金的使用达到为
社会提供有质量的公共服务的目的。二是尽力达到使政府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
这样一来审计就不单纯是监督的事了,还要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高层次的服务和指导。审
计机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目标一直以来都是查错纠蔽,要实现目标的转变,审计人员
的观念,被审计单位的意识,和审计理论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固定资产投资审
计人员必须要更新观念,只有观念彻底转变过来,才能谈得上在其他方面逐步改进和提高。
2. 对审计目标的变化把握不准
就审计目标的变化而言,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宏观方面,是和国家的宏观政策相
适应的,顺应国家的政策导向。这种变化是缓慢的,任务是长期的。二是微观方面,是针
对每个项目而言。由于建设项目的范围广大,涉及公路、水利、工民建、市政工程等诸多
领域。工道和性质也不相同。每个项目存在问题的环节、大不相同,发挥效益的方式也不
同。因此,我们在确定审计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各个项目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审计目
标,以指导我们的审计行为。在现实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我们发现这种审计目标的区
别被淡化,一谈到审计目标都是笼统的节约资金、提高效益。没有将审计目标更加细化,
具体。导致对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变化把握不准,不利于对症下药,解决不同建设项
目存在的特殊问题。这也是我们要审计一类项目时不能有效地发现共性问题的主要原因之
一。如:我们在审计高校建设项目时,各审计单位没有具体的、统一的审计目标指导。审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