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9 - My FlipBook
P. 289

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研究

            意义,才有可能实施。由于种种原因,基层项目建设单位不能按规定的工程管理方法、管

            理程序实施工程管理,形成的工程管理资料也很不规范,如:未按规定建账建制、工程施
            工、监理等资料未建等。这样的项目是不具备审计条件的,但为了达到政府的要求,还要
            必须对其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这给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带来了一些困难。

                 3. 各相关部门对审计机关的配合、支持力度不够
                 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涉及很多单位和部门。同样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也涉及很多的部门,如计划、财政、建设、税务、质检、设计、施工、监理、供货等部门。

            这些部门的配合是搞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重要条件。各单位由于职能的不同和各自的利
            益,对审计机关的配合、支持力度不够。计划、财政、建设、税务等部门既是审计对象,
            又是审计机关必须依赖的行政执法部门。要处理好与这些部门之间的关系,既纠正它们工

            作中存在的问题,又要使他们积极支持配合审计机关,利用它们的职能、职权为审计机关
            服务。其它与建设项目有关的部门也必须按规定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不能因为审计

            会对它们的利益造成影响而消极对待审计,甚至对抗审计。审计署《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
            则》已规定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单位都要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但这些规定不太细致,
            操作性不强,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如:项目审计中对工程转包问题的查处,就是涉及建设

            单位、监理单位,没有这两个单位的配合,这类问题很难查清。施工单位工程施工结束后,
            施工人员不在现场,难于调查取证,特别是一些不规范的施工队伍,根本不配合审计。只

            有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提供有力证据才能使审计得以实施下去。但这两个单位通常为了不
            承担连带责任,一般应付审计。
                 (三)审计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审计任务的矛盾

                 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深化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覆盖面必须扩大,审计内容
            也要更全面,管理审计、绩效审计方面内容要增加。即使在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增加的情况下,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工作量也在迅速增大。这几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额随之

            加大,审计任务增加较快,但审计机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员没有增加,审计投入的财
            力、物力也没有增加。造成审计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审计任务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
                 1.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任务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量的增大主要有这几点:首先,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规模
            逐年增大。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国家加大了投资力度,政府自九八年以来向公路、

            市政、水利等行业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这些建设项目都需要审计监督。近年,国家又
            进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财政都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项
            目具有小、散、多的特点,审计这些项目对人力的需求更大。其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实

            践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先进的审计理论做指导。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理论的落后,不能很
            好地指导审计实践已成一个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然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员多年来应付

            现实工作,根本没有精力进行审计理论的研究。这也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员不足造
         280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