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My FlipBook
P. 167
第六章 民营企业融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约 40% 的民营企业无法获得满足自身正常经营需要的银行
贷款,近 3 年通过 IPO、上市后再融资、信用债、可转债等直接融资工具开展融
资的民营企业占比不足 10%。在融资领域,我国民营企业并没有主动权,难以实
现依据自身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开展自主筹划融资。
大量的个案分析和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获得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仍
然是银行的抵质押贷款和担保贷款,而获得这些抵质押贷款和担保贷款的前提通
常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并具备合格抵押品的时期,一般为企业的成长后期或者
成熟期。民营企业可以选择的融资时间窗口较为单一,大部分的民营企业甚至未
能坚持经营到这一特定时间窗口,在可能获得正规融资渠道支持之前就已经走向
关门歇业。可见,在这一时期,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还具有“特定阶段融资”
这一显著特征。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财富的增长,在日益更新的社会生产方
式和家庭财富配置模式下,民营企业家才能、技术专利、品牌、渠道、客户等成
为日益重要的“新资产”,相较于土地使用权、厂房建筑物、机器设备等“旧资
产”,资本市场给予“新资产”更热的追捧和更高的估值,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
依赖“新资产”便捷地取得银行贷款和快速登陆资本市场。
2019 年 5 月,民营企业宁波阿贝尼红外技术有限公司成功获得全国首笔专
利权质押贷款,百济神州、歌礼制药、华领药业等民营生物医药企业在尚未实现
盈利的情况下凭借“新资产”即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瑞幸咖啡甚至创造了从企业
成立到资本市场上市仅 20 个月的国内民营企业最快公开市场融资纪录。以风险
投资和创业投资为显著特征的私募股权投资快速发展起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
业协会统计,截至2019年3季度末,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实际募集的资金累计为8.48
万亿元,私募创业投资基金实际募集的资金累计为1.09万亿元,两者合计达到9.57
万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初创期和成长早期的民营企业投资力度持续加大,
民营企业甚至在创业伊始就可以获得私募股权基金的天使投资,如众多新能源汽
车企业和 2C 端的互联网新经济企业,创始人在完成商业企划书的阶段就获得了
风险资金的支持,民营企业融资时间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特定阶段,覆盖种子期、
创业期、成长前期、成长后期、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融资特征逐步显现。
(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变迁的效应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变迁固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内生驱动和国家经济政策调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