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2 - My FlipBook
P. 222

多元化经营战略下的民营企业管理



             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极大便利。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可
             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规避风险,逃避各国的金融、外汇管制及税收等问题;
             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本,实现高效投资,

             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三、民营企业投资主体自身存在的投资短板

                  投资风险意识的弱化和缺乏,导致投资意外风险发生的概率增大。面对投资

             机会,一些本身就很活跃的民营企业容易产生激进的投资动能,风险防范意识被
             淡化和忽略,进而带来某些意外投资风险的发生。首先,过度看重投资收益,轻
             视项目隐性风险,盲目进行大规模投资。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不可控因素增多
             更容易使民营企业因准备不足而引发风险。其次,自信过往投资经验,忽视现实

             新生风险。一些企业很可能由于在国内经营业绩比较突出,导致在对外投资过程
             中基于过往经验而盲目自信,从而引发一系列风险控制不严密带来的潜在风险。
             最后,急于决策看淡风险。一些民营企业在面对大量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投资机
             会时,往往过于看重机会和潜在利益而忽略风险管控,导致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出

             现各种风险。项目投资在启动、实施、收尾各阶段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一带一
             路”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一般来说,项目在启动阶段进展相对顺利,
             但是在实施阶段或收尾阶段可能面临较大的系统投资风险。例如,由于时局的发
             展变化可能会对民营企业项目投资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投资安全。融资渠道

             单一,投资周期过长。民营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大多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如机场、港口、铁路、公路、电站等领域。由于前期资金投入较大,且施工期限
             长、投资回报周期长,在面临较强融资约束时,部分民营企业因为融资渠道单一,
             投资风险加大,甚至拖累企业在国内项目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内部投资决策的制度性管理不完善。一是企业内部投资决策失误。部分民营
             企业组织机构、治理结构不完善,为了抢占更多商机,缩短或忽略投资流程的考
             察,没有考虑企业的现实情况,过于追求投资范围和投资规模,从而导致出现巨
             大投资风险。二是企业内部投资规划失当。投资规划包括投资项目的考察、投资

             形式的选择、综合评价(环境评价、财务评价、绩效评价等)、风险控制方案决
             定、资源的协同管理、信息整合等。一些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缺乏对当
             地环境的良好评估及事中的控制和事后的科学评价,从而引发投资风险。三是企



             ·214·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