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My FlipBook
P. 33
第二章 民营企业的发展
借用经济增长理论来阐述企业的经济责任,其主要目的是将经济增长理论作为分
析工具来考察企业获得良好经济绩效表现的途径和方式。企业必须保持良好经济
表现的责任在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中的核心和基础性地位主要源于以下因素。
1. 股东、出资者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经营目标
卡罗尔在 1979 年提出了一个至今仍被广为引用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模型即金
字塔型结构,它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不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层级关系,金字塔型
的企业社会责任由企业在特定时期承载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行
裁量的责任构成,其中经济责任是企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
是企业其他社会责任的基础,其比例也最大,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行裁量责
任依次递减。企业是盈利性的社会组织,它享有由股东出资或者出资者授权经营
管理的资产而形成的企业法人财产权,传统企业、公司法认为企业、公司应当以
利润最大化、股东、出资者利益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根据中国全民所有制工业
企业法,国有工业企业必须有效利用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实现国有资产
的保值、增值。尽管企业社会责任强调企业还应承担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但保障和维护其委托人股东、出资者的利益仍然是企业、公司的首要义务。
2. 企业社会外部性成本内在化导致企业成本增加
1819 年,法国籍瑞士经济学家西斯蒙弟在其代表性著作《政治经济学新原
理》中首次提出“社会成本”这一概念,其观点被认为是“社会成本”的思想萌
芽。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赛西尔·庇古在其 1920 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
中认为社会成本的产生源于市场主体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行为的“外部效应”。制
度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经济学家卡普在 1950 年出版的《私人企业社会成本》
中,试图以实物和价值指标对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耗竭、水土流失、森林破坏、
失业、种族歧视和不良广告所造成的种种社会危害而导致的社会成本进行计量。
通常认为,企业社会成本包括:
环境污染成本:指企业因生产经营活动而污染环境所造成的损失,及未履行
环境保护义务所逃避的必要环境污染控制开支。
自然资源耗损成本:指企业以低于自然资源的价格购入,耗用自然资源,而
并未足额支付自然资源再生的维持费用的差额。
社会人力资源成本:指企业从社会无偿取得人才资源,而这些人才的培养曾
花费了社会的支出。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