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My FlipBook
P. 37

第二章  民营企业的发展



               理和环境保护等责任尽可能地指标化和具体化,变成实际操作中具有指导意义的
               管理体系,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可以借鉴的范例。同时,应将社会责任问题
               正式纳入企业日常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范畴,长期规范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从而

               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力、水平和自觉性,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开展自我
               评估与第三方评价的依据。像在《公司法》总则中,就可以明确强调企业必须承
               担的基本社会责任,相关法律法规的推行将便于企业进行参照,从而加强对自身
               社会责任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还应鼓励中国企业积极申请社会责任方面的国际

               标准和认证,提升企业竞争力,为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2)设置企业社会责任监管机构
                   由于目前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所涉及的管理政府部门多,内容范围繁杂,目前
               任何单一政府部门都无法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全面的监督。外部环境上不仅要实

               施相关的法律法规,与之配套的管理机构还需要政府部门逐级建立起来,或者通
               过成立各级企业社会责任协会组织等形式,明确其职责或权限,归口负责社会责
               任问题在企业层面的管理、协调和监督工作。设置专门机构后,要逐步建立并完
               善对企业社会责任相应的监督体系,如评价、考核、激励、奖惩等,综合运用多

               种手段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管理。同时引导企业转变责任观念,建立企业
               社会责任的诚信档案和等级评价,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对企业存在的社会责任违
               法行为进行严惩。还可以加强社会各界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督,充分发挥社
               会群众团体如环保组织、消费者协会、工会等的作用,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监

               督和管理体系。而在企业内部,则应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主动设立社会责任委
               员会或部门,从企业决策部门中选择主要成员担任社会责任委员会主任。社会责
               任官员以公众受托人的身份来监督企业管理层遵守道德的水平,在社会责任问题
               的争论中扮演专家的角色,同时还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鉴定工作。社会责

               任委员会的设立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在人员上必须由冲突双方的代表和一定数量
               的专家参加。企业应积极在物质上和非物质上支持社会责任委员会的工作。董事
               会组成中要有社会责任委员会成员加入,董事会的职责除了确保企业进行科学决
               策和有效决策外,还要从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层的行为,防止企业高管做出违背社

               会伦理和外部性的行为。
                   (3)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
                   良好的企业信息披露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企业起到监督和制约作用,在



                                                                                    ·29·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