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My FlipBook
P. 41
第二章 民营企业的发展
此我国借鉴一些国外的成功经验,于 2002 年制定通过了《中小企业促进法》,
意欲进一步快速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洞察这一阶段的民营经济,可以讲其发展更
为规范化、理性化。党和政府已然看到民营经济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带动城乡
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在不断从各领域试水快速推动民营经济的
发展,特别是在宪法修订中确立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作用,这对后续民
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但民营企业发展中自身的问题也开始
不断显现出来,如存在明显不均衡现象,导致民营企业后来的分化。
(三)2002—2011 年时期的民营企业政策
2002 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坚定地指出中国经济发展“两个不动
摇”,2003 年,其再次指出要“尽快扫清和修正有关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
法律法规和规章政策,消除体制内的障碍”。在此精神指导下,2004 年《宪法》
再次做出修订,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
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宪法的这一修改,表面
上看,增加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句话,但其意蕴
深远,是党和政府对非公经济作用的进一步肯定和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的决心。
2007 年,中共十七大提出“平等保护物权,促使各所有制经济间公平公正
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同年还颁布了《物权法》《反垄断法》等法律,进
一步明确对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的法律政策。2008 年底,国办“金融 36 条”表
明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扶持的鲜明态度。党的十七大坚持发展个体经济的一贯主
张,强调“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环境,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
发展”。《小微企业所得税政策通知》于 2009 年出台,2010 年国务院再发《鼓
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意见》,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对鼓励、引导民间投资
上的分工及任务,标志中国经济发展制度和发展环境的剧烈乃至根本性的变化。
总之,这一时期民营企业家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政治地位得到
明显提升。但也因此看到,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发酵为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经济均
受到波及,尽管我国出台了许多帮扶中小企业的政策,但种种原因制约,政策落
实不能很好到位,越到基层政策的落实效果越小。民营经济发展依然挑战不小,
困难重重。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