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My FlipBook
P. 39
第二章 民营企业的发展
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善于借鉴外来的优秀文化,结合时代要求,与时
俱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文化。
(5)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宣传、培训
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开展必须通过加大宣传和培训来进行强化,要让政
府部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社会大众能够理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区域经济建设、
企业经营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帮助企业尽早树立社会责任的理念,加快
与国际社会接轨,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更不要忽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同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了解和认识,让社会各界都来
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参与到相关的活动中去。树立企业社会责任良好的形象,
不仅要向公众宣传自己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和行为规范,还要定期开展各级管理
人员和员工的培训活动。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不仅可以改善管理绩效,提高社会责
任工作的执行力,还能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培训首先从
提高员工素质应从甄选入手,选拔高素质员工进入企业工作开始。
另外,强化对员工的道德教育和知识技能培训,让员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在员工伦理培训中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企业在组织开展伦理培训时,都采用由高层逐级向下的方式。这种自上而下
的培训方式增加了培训的可行度。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分成
不同的小组,对于有社会责任争议的部分进行辩论,最后由企业相关人员打分。
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达到社会责任培训的效果,也更有利于企业内部员工的
团结和协同。
五、民营企业政策的变迁
(一)1978—1988 年期间民营企业政策变迁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定,提出必须把发
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在此指导下,
民营企业开始有了生长的机会。1979 年,国家工商总局局长会议提出“可以批
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分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个体劳动,但不准雇
工。”1981 年,明确规定城镇个体经济的性质、经营范围和相关政策,并对原
料供应、贷款等问题做了支持性规定。《规定》“一两个帮手和两三个学徒最多
不超过五个”起到允许雇工的作用,1983 年《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对雇工过多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