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My FlipBook
P. 45

第二章  民营企业的发展



               营企业进行创新的积极性,没有技术的创新,民营企业就难以转型,难以转型就
               难以立足于竞争压力巨大的市场,就容易被时代所抛弃,退出舞台,这将是一种
               恶行循环的模式,这也是我国民营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整体不高的重要原因。不

               光产权方面的问题,目前中国民营企业还面临许多制度障碍,包括在进入一个新
               市场的准入机制过于严格,有些时候并不能和其他国有企业一起加入市场竞争中,
               会在市场上受到歧视等。虽然近几年来,国家一直在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
               放宽的力度,但在法律方面还没有出现一部专门的法律文书,因此对于民营企业

               的市场准入问题我国目前相关的法律保护还不足。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隐性壁垒依
               然过高过多。此外,中国的民营企业长期存在缺乏外部资金支撑,难以从国有银
               行获得贷款、融资渠道少等问题,制约着民营企业想要进一步发展的计划。以国
               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导,在基于他们对于进行客户偏好、风险态度等方面的考虑,

               往往选择不贷款或者只是短期且数额少的贷款给予民营企业。从整体上看,我国
               目前对民营企业的金融监管较为严厉,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着不够均衡的问题。
                   非正式制度在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情况也有着同样的特点。因此,在民营企
               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些落后的、超前的、不符合民营企业发展要求的

               非正式制度,势必会对其发展造成一定的障碍。长期以来,我国在所有制问题上
               存在着一定的意识形态束缚,这都将打击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抑制了市场的公平
               程度,不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同时,一些政府部门唯 GDP 论英雄的观念仍然
               存在于他们的脑海中。不注重发展的具体现实情况,只是一味地追求数据上的好

               看,缺乏创新的思想,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民营企业通常是指私人投资、私人经营、私人享受投资收
               益、私人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
                   以来,民营企业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和谐稳

               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和技术创新
               的重要主体,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
               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企业是政府
               税收和国家财力的最大贡献者,税收贡献率超 50%;民营企业是投资的最大推动

               力,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占比均超过 60%,制造业投资占比超过 85%;
               民营企业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技术创新成果占比超 70%;民营企业是城镇
               就业的最大保障,就业贡献率近 80%;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微观基础的最大主体,



                                                                                    ·37·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