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快乐高效学语文
P. 72

快乐高效学语文
                 (二)学习课例


                                          1  水调歌头


                                              苏轼



            学习目标
                ①积累词汇,品味诗歌的语言。

                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把握诗歌的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
                ①品味语言,积累名句。

                ②根据小序和背景材料进行推理,探究词中流露出来的矛盾心理与旷达胸襟。

            学习过程

                1.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8 分钟)。
                ①播放《水调歌头》,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②明确学习目标。
                2. 课题及背景简介(3 分钟)。
                ①苏轼,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自号东坡居士。他与其亲苏洵、其弟苏辙

            合称“三苏”。他们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称为
            “唐宋八大家”。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是年作者 41 岁。这一时期,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

            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
            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
            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

            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②词。词是依谱而填写的歌词,它的调名、题段和押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因此它以乐谱的调名为名。词的分段称阙(也叫片),一般为两阙,上段叫上阙,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