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快乐高效学语文
P. 75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过一些诗歌,但像曹操的观沧海这样的诗歌还接触得不多,学生有
             浓厚的学习兴趣,重在指导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①识记作者、作品;
                 ②有情感地背诵诗文;
                 ③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


             教学重点

                 领悟诗人寄寓的豪迈情感。

             作者及作品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文学成就很高,与其
             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

                 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大胜。经过碣石山,登山望海,写下了这首名篇。
             表达了诗人统一中原的豪情壮志。可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
             败于赤壁。他善诗歌,他善诗歌,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其诗气魄雄伟,

             慷慨悲壮,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                                         快乐高效学语文
             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
             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整体感悟

                 诗人站在碣石山上,望着苍茫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
             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诗人感到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美好的
             图画啊!看到太阳、月亮的运行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

             亲一样,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啊!

             结构分析

                 第一层(1~2 句):开篇点题,交待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