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快乐高效学语文
P. 78

快乐高效学语文
            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写作背景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
            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
            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
            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文本赏析

                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
            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更表达了
            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和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

                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登
            高观海。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
            县西南,汉时还在陆上,面对着渤海,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澹,水波动荡状。竦峙,岛屿高耸的样子。诗
            人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

            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
            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
            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

            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
                这时,诗人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
            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
            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肃杀之感,但

            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
            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
            他觉得自己的雄图伟业犹如这树木百卉一样,生机勃发,也为这洪波涌起的大海,
            充满生命的活力。

                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
            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
            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