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0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250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渗透环境教育时要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

            的特点与规律,依据学生所处的年龄、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等,运用科学的方法
            进行科学渗透。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
            择符合大多数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或者帮助学生在“最近

            发展区”内搭建“脚手架”,进行有针对性的渗透。综合性原则,根据环境教育
            跨学科的性质以及渗透教育的模式,小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不能单靠一门学科来

            进行,而是应该多种学科协同渗透,相互补充才能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多学科
            渗透环境教育要以学科特点为基础,明确各学科在渗透环境教育时的核心点和侧
            重。此外,在不同学科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中,环境教育内容会有一定程度的重

            合与相交,这就要求各学科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注意内容的衔接与
            筛选。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和身体的多种感官,通过视频、图片或者语音等多种形式刺激,锻炼学生的感知

            力,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提升感性认知,学生可以更加深刻明朗地掌握所教的
            知识。环境问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在环境教育教学中运用直观性原则具有重
            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时渗透环境教育时选择直观的教学工具和运用现代教学技

            术,能增强学生对环境现状的感知力,引发学生主动关注环境问题。
                (五)及时关注教学评价,提升教学实效

                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关键部分,科学及时与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促进
            学生情感、态度、道德感、价值观以及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随着国家生态文
            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和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学校开始重视环境教育,但是应

            试教育的压力和各个学校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环境教育缺乏专门的评价机制,
            环境教育流于形式,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让环境教育更好地发挥育人的功能,

            必须对环境教育的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其主要包括对教师评价和对学生评
            价。教师评价包括对教学设计评价,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的评价,学生评价包
            括对学生平时行为评价,掌握环境知识的测验,课堂互动评价等。在本研究中主

            要指对学生的评价,小学生的评价应该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进行全方位,多维度,跟踪性的评价。

                注重平时口头评价,小学生环境保护素养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
            不断量变过程,因此教师要及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对小学生予以评价,给学


            238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