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6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246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容不少,有描写自然风光的,有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有保护环境为题写倡议书

            类的,等等,写作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与现实生
            活,诸如观察大自然气候的变化,考察对家乡或者居住地环境、河流水质,感知
            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的变化等,为写作积累素材,让学生学会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问题并思考现实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勇于批判不利于生态环
            境的行为,赞扬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言行,内心树立正确的标准与价值观,真正

            从内心生成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吁与期盼。



                 第四节  小学语文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的问题及策略


                日渐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人类长久的生存发展敲响了警钟,解决生态环境问
            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环境教育作为生态文

            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将生态
            文明建设作为背景,以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为切入点开展了相关的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同课异构案例对比分析得出一些结论以及教学建
            议,以期培养小学生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结论


                本研究在梳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环境教育现状问卷调查、教师
            访谈、语文学科特点等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具体实施的途

            径,并对实际案例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的积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议题,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通
            过教育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根本途径。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培养
            未来环境保护的主力军,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同时,小学语文教学和环境

            教育的融合,一方面有助于丰富语文课堂,开阔小学生视野,增加小学生的知识
            储备,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自身的本质特点为环境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可行性支撑,

            语文学科情感性的特点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环境保护的情感,唤醒小学生的内在


            234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