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4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244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总体来说,环境教育的目标包含意识、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与行
            动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育者要根据不同阶段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以

            及时代背景有侧重地制定实施环境教育的目标。
                (二)小学环境教育具体目标
                根据发展心理学研究,小学阶段是情感发展倾向与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
            时期,因此小学阶段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塑造良好行为习惯意义深远。环境

            教育渗透目标是其实施的靶向,小学语文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的目标不是培养专
            门的环境保护专家或者按成人的方式来圈定成环境保护小卫士,而是要使学生热
            爱大自然,获得审美体验,激发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关心一切生命的内在天性,掌
            握一些浅显易懂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养小学生注重节约、重复利用、绿

            色出行等良好行为习惯,初步具有生态文明的理念,萌发人与自然,人与整个生
            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以及“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可耻”道德观。据此,笔者
            依据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指南中的目标,确定了小学三阶段中环境教育的具体
            目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的教材文本分析

                教育教学不仅要有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还要以充实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在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不能把语文教育变成环境教育,而是要以语文教
            材内容为素材,充分挖掘适合环境教育的素材,并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的拓展延
            伸,使语文教学和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相互助益。
                (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文本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下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是使小学生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激发
            小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生态
            系统与人类的关系,树立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尊重、爱护自然界一切事物的
            意识,形成正确的生态环境伦理道德,从而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肩负起保护环

            境,节约资源的重任。因此,本研究从动物、植物、自然、人与自然以及保护生
            态环境五个维度出发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文本进行了统计,综合统计结果
            和小学生、一线教师对教材环境保护内容看法,得出一些结论。
                (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活动设计分析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探索的欲望,通过观察与思考大自然的神奇之处,激发学
            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旨在引


            232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