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经营和谐家庭实现幸福人生——社区社会情感学习与实践课程导读手册
P. 36
经营和谐家庭 实现幸福人生
—社区社会情感学习与实践课程导读手册
到抚育者和孩子的互动方式,让孩子形成对他人和世界最基本的认知,对将来
TA成人后的婚姻、家庭甚至普通的人际关系的影响都是极为深刻的。
从Cindy的描述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她的不安全依恋模式中可能属于回避型
依恋。因为父母的忽视,祖父母的偏心,自我对关爱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情
感也渐渐枯竭和麻木,把自己和哺育者割裂,看上去独立而孤独。在她的世界
里,没有稳定的依恋对象,希望依恋奶奶,但是奶奶更喜欢弟弟,更希望依恋母
亲,但是母亲长期不在身边。这个过程中包含了太多的失望、无助的情绪记忆和
身体记忆,她的心无处安放,以至于她不得不用冷漠、疏离、独立和沉默来武装
自己,保护自己内心最脆弱、最柔软的地方。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提出,成人一生的依恋形式都会被童年所影响,这
是成年后的恋情中被提前写下的一笔,通常我们甚至都不会发觉它,那是因为依
恋模式是从小对我们的身体和情感的影响,是一种身心记忆,形成了处理亲密关
系的一套自动反应机制。所以,当Cindy和先生相处的时候,会不断重复儿时的
想法:我不需要任何人,我知道他们谁也不能给我什么。但是,当她如此疲惫的
重复自我的信念,超过自我的承受能力时,她的底层情绪会向先生爆发出来,先
生出于本能的自我防御,又再次激发出她最深层次不值得被爱、担心被抛弃的恐
惧。我们说所有的不安全感依恋模式的核心是恐惧,只是每个人面对恐惧的处理
方式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自动反应模式。
我们说“看见即疗愈”,当我们看到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或者正在发生
什么,我们就有了改变的可能。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虽然不能改变,但是我们有
很多机会去调整和改善,当我们意识到一些直觉反应是受到儿时经历的影响,在
潜意识里保护你的身心情感,调整的机会就来了。因为我们已经不是那个弱小
的孩童,我们已经长大,有能力调整自己的身心和思维,有能力自我保护和自我
满足。在SEL的课堂上,我们从他人的发言中多角度地看待自我,而不是仅仅通
过内在小孩的眼睛看世界,我们是自己世界的主人,我们可以决定如何去爱一个
人,和如何感受到爱,化被动为主动,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除了依恋模式,父母的养育风格也是原生家庭影响的核心因素。孩子与父母
相处和互动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比较稳定的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和人际交往模式,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