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经营和谐家庭实现幸福人生——社区社会情感学习与实践课程导读手册
P. 33

1.
                                                             温柔待己——幸福家庭中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假,她都找各种借口不回家,不是要做家教,就是要去实习。父母有时会打电话

             给她,问她什么时候回家,她都以“忙”为理由,推迟回家的时间。大学四年,
             她只回家过了一次春节,却因为奶奶和妈妈之间的战争爆发而不欢而散。
                 毕业以后,她就直接工作了,她连经济上都不想和父母有任何的瓜葛了。
             “在异乡漂泊,总比在故乡漂泊要好。”她说。但是,血缘亲情却是空间不能隔

             断的。有一天,她在上班,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爷爷去世了。”爸爸那一头
             低沉的声音,打在了她的心上。她当时立刻定了当天的机票,飞回了家中,办理
             各种手续,举行送别仪式,她作为长孙,理应捧着爷爷的遗像,“没有孙子?”
             殡仪馆的工作人员的一个疑问,就像命运向她击出的最后一记重拳。全程告别仪

             式她都没有掉一滴眼泪,但是回到家中,在周围没有人的时候,她蒙在被子里无
             声地哭了很久。
                 现在的Cindy结婚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婚姻中她经济独立、并不依赖于
             先生,而且坚决要自己抚育孩子,即使再辛苦、再累,她也不愿意送到姥姥或者

             奶奶家里去,她宁愿没有他们。因为她要兼顾工作、照顾家庭和孩子,经常处于
             疲惫当中,冲先生发脾气,当先生反击时,她会特别敏感,有很强烈的愤怒,她
             认为先生是在指责自己不够好,但是自己已经尽力了,她会觉得无尽的委屈和愤
             怒,也经常反击先生,好像在捍卫自己,夫妻关系也经常比较紧张。结婚以后,

             她很少回娘家,感觉在娘家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手足无措……
                 Cindy平静如水地说着这一切,好像在说别人的故事。每一句话,就像秋雨
             淅沥淅沥地敲打在我们的心上。隐忍的背后隐藏着对不公平的愤怒、对身份的不
             认同、对亲人情感的断层,引发了很多同时代父母的共鸣。

                 当我们探寻自己的内在小孩时,不可避免地会回看自己的原生家庭,自己
             的生存环境是什么样的,父母有什么特点,他们是如何养育我们的。父母的那一
             代,由于教育理念比较落后,他们只会根据本能来哺育子女,有很多不妥当的地
             方,甚至给下一代留下了很多心理阴影,以至于很多人会认为,自己这一生过得

             不好,都是父母的错!
                 过去发生的事情不可能改变,原生家庭也成了自我不能成长的诅咒,我们经
             常在分享环节中,听到很多父母对原生家庭的遗憾,似乎每个人都有原生家庭的





                                                                                    19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