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
P. 82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


            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价格相对高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价格,则该国的这种要素

            相对稀缺。俄林以要素禀赋代替大卫·李嘉图的劳动成本,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
            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
                俄林认为,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而
            价格差异则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从而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决定的。所以,

            要素禀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由此,俄林得出结论:一国的比较优
            势产品,因而应出口的产品,是他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
            产要素生产的产品;一国的比较劣势产品,因而应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

            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比如,劳动力丰裕的国家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资本丰裕的国家出口资本
            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要素禀赋说是在批判地继承李嘉图比较成本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相对于比

            较成本说而言,它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各国的
            进出口贸易类型,研究更深入、更全面了,认识到了生产要素及其组合在各国进
            出口贸易中居于重要地位。这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但是

            要素禀赋说所讲的要素,主要着眼于量的问题,而忽略了同种要素的质的差异,
            这是明显的不足。正是由于这一不足,所以用该理论解释国际贸易时,有很多现
            象它无法解释。

                在当代,虽然国际贸易学派林立,看法各异,但都还离不开比较利益这一最
            基本的原则。比较成本说至今仍然是主张自由贸易政策的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三)需求相似理论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Theory of Demand Preference Similarity)又称需求偏好
            相似说,或称收入贸易说,是瑞典经济学家斯塔芬·林德(S·Linder)的学说。
            该理论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的相似来解释工业制成品发展,第一次从需求角度对
            国际贸易的原因进行分析。在分析一种产品从发明到引进,以及该产品进入国际

            贸易的发展过程是和一些国家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的。他认为需求决定成本,从
            而创造比较优势的思想。该理论着重说明为什么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当大的部分发
            生在发达国家之间。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各国应当出口那些拥
            有巨大国内市场的制成品,即大多数人需要的商品,一国在满足这样一个市场需


            72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