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7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497
第四章 撰写有教学经验的论文
有的老师运用了多种方法如律动、加打击乐、表演等表现歌曲,一旦掌握不好分
寸,就容易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其他的形式太多掩盖了歌声,因为没有基础的训练
而导致场面混乱。常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相关文化的渗透。比如,《迷人的火塘》教师可以利用除了向学生介
绍侗族大歌之外,还可以跟学生介绍侗族的三宝:风雨桥、侗族大歌、鼓楼,在《北
京四合院》一课中加入理解和感受老北京人的生活与情感部分内容。通过介绍北京的
各种文化(简介四合院、介绍三弦的伴奏乐器等)。第二种:创编也是歌曲的二度创
作,可以给歌曲编配二声部,通过加花、设计演唱形式以及不同表演形式等。比如,
《北京四合院》学生唱会后,有的同学在歌曲演唱中加入了说唱音乐风格,有的同学
模仿花旦的表演形式进行表演。还有的加入了合唱。第三种:欣赏相关音乐作品扩大
音乐领域。唱歌课中,除了演唱歌曲,还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扩大音乐的欣赏领
域,比如,欣赏一些相关典型的优秀的中外音乐作品。如《北京四合院》可以欣赏北
京的京剧曲艺,再比如这首歌是一首单声部歌曲,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合唱作品或者
器乐演奏的音乐作品。第四种:为歌曲可适当加一些声势律动。加声势律动可以是在
课前或者聆听歌曲环节,还可以是在歌曲学会了,在唱好环节加入一些声势。通过这
些声势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一些特点。
三、重视合唱教学
合唱教学是我们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原因:一是不重视,二是有难度,三是少方
法。新课标在演唱部分突出强调“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并增加了“在
合唱中积累演唱经验,进一步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强调了合唱对我们日常学习的
重要性,“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这种少见的很有力度的用语表明对合唱的重视程度
正逐步加强。老师们都知道,唱合唱能使学生在感受体验音乐的丰富表现力的同时,
还能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协调合作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学生们未来社会的发展和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练习入手,如:
(一)二声部节奏卡农的训练
节奏是通过声音的长短和有规律轻重反复及其各种变化的组合,它作为音乐实
质的表现内容,可以由节拍、力度、速度等多种要素构成。在低年级合唱启蒙的训练
中,我们可以通过用身体不同的姿势和动作(拍手、拍腿、捻指、跺脚等),来帮助
学生体验、感受节奏的不同变化,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与外在动作的协调统一。
• 4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