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4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494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Music Teaching Methods and Case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一)敏锐的听觉
准确歌唱是贯穿音乐学习中的最基本的要求,尤其在低年级阶段,是学生建立准
确节奏感和音高感的最佳时期,我们一定不要错过。要在不间断地听、唱、游戏中感
受节奏与音高,建立稳定的节拍感和音级的组织概念。“听准”才能“唱准”,唱不
好的孩子是因为耳朵听不准,因此,要启发他们用耳朵上音乐课,学会用耳朵观察问
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学会倾听,学会辨别,能够听辨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节奏、节拍、乐句、音
色等,1~2 年级以节奏的听辨和表现为重点,3~4 年级以曲调的听辨和表现为重点,
5~6 年级以听辨和表现音的重叠及和声为重点。
歌唱教学中听唱结合非常重要,听范唱录音、听老师唱、听同学唱、听自己唱,
学会倾听,才能感知音乐的节奏与音准。
(二)建立唱名音高感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相较于唱谱,学生们往往更喜欢唱歌词,因为唱谱的难度
更大,学生们还不具备用“唱名”来表示音高的能力,课堂中用“唱名”歌唱的练习
时长有限。《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用“模唱唱名”的方法提升唱谱能力,并要求学
生多做“背唱歌曲的唱名”的练习。有了这样大量识谱的练习和积累,对学生们建立
起“唱名音高感”就容易多了,还能够为教师日后的识谱教学打下基础。这种训练在
日本的音乐教学中被称作是识谱教学中的“唱名音程感”训练,它是识谱能力的第一
步,也是识谱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低年级学生的识谱学习可以从模唱、背唱唱名的方
法做起,对他们来说,这也是训练“唱名音高感”的最佳时期。
此项训练开始可以从由三个音组成的且节奏简单的旋律练起,逐渐加强模唱乐句
和节奏的难度。我们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训练:
第一步:听教师范唱、乐器弹奏或歌曲音频,在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后,模唱
唱名。
第二步:不出示谱例,要求学生凭听觉记忆背唱唱名。
第三步:学生凭听觉记忆拍出旋律的节奏,再结合音高背唱唱名。
第四步:跟随音乐默唱,看谱默唱,培养内心歌唱感。
第五步:采用师生对唱、人声与琴声、生生互唱的方式进行唱名接唱。
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音高概念和节奏感,也就是为今后合唱教学打下了牢固的
音准基础。
在调整学生音准的过程中,运用柯尔文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概念是我们日常教
学中的常用手段,通过手势更准确,更形象地提示学生明辨各音高的走向,并且学生
可以通过手势一目了然地找到音高。练习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通过关注教师的手
• 4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