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0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490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Music Teaching Methods and Case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以音乐的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唱、奏、动、听综合教学的音乐教育,用以唤
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儿童对音乐的情感与兴趣。
针对这三个孩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从那些比较容易上手的打击乐器或散响类节
奏型乐器以及一些容易演奏的特色乐器入手来对这三个孩子进行训练。
首先,在全体学生进行乐器演奏的练习时,为这三个孩子选择他们喜爱的乐器,
然后教师给他们设计相关的节奏,让孩子们随着节奏模仿练习,找到自己所演奏乐器
的表达方式,并逐渐熟悉这种表达方式。随着孩子们对乐器演奏声音探索性的尝试,
孩子们的感觉和自身演奏行为会逐渐融为一体。同时,孩子们通过节奏模仿的演奏过
程,会逐渐感知到自己所演奏的乐器声音在团体中的影响和作用,同时还能感知其他
孩子所演奏的乐器声音与自己的乐器所演奏的声音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个体和集体的
融合过程。
其次,针对这三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当其他孩子们演奏同一种乐器时,为
这三个孩子选择他们所熟悉的乐器进行演奏。比如,当全班孩子进行口琴演奏《啊,
苏珊娜》的学习时,我为唐氏儿童贝贝和涵涵选择了小木琴,让他们只演奏长音的地
方,为了教会他们我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手把手教他们,让他们模仿着我的演奏方法进
行演奏。而针对学习障碍的小则虽然他课上从来不带学习用具,拒绝学习。但我没有
放弃他,通过耐心地找他谈心,在同学们面前积极鼓励他,从而使他有了学习的渴
望。对小则我降低了他学习口琴的难度,先教他在每一乐句的结尾用口琴吹一个长音
开始,只要他能够按节奏准确地演奏出长音,他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当这三个孩子能
够按要求演奏时,全体同学用口琴和他们合作一起演奏《苏珊娜》。这样三个孩子不
仅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所演奏的乐器在其他乐器中的重要
性,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增强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音乐形意律动培养特殊儿童的音乐感知力
“形意”顾名思义就是“象形会意”,“律动”指根据“象形会意”的特征而设
定的有规律的肢体运动。音乐形意律动并不是舞蹈,也不是武术,而是根据一定形体
特征规律的人体特殊的运动方式。是把人既抽象又具体的形体语言,在音乐的激发与
暗示下外化出来。再经过系统的探索体验,让人有机会对过去或现在的行为、情感、
情绪体验进行再认知。
音乐形意律动的形式可以是单人的、双人的以及多人的,从内容上可以采用无
标题形意律动、有标题形意律动、特定情境形意律动三种不同层次。在音乐课上,进
行有标题的形意律动时。可以根据音乐课题设计相关主题的标题,如《送别》《我和
父亲母亲》《捉迷藏》等,然后根据所设定的标题来选择恰当的音乐,进行律动。例
如,教师设计的主题标题是《童年的趣事》,根据这个主题教师选择了钢琴曲《童年
• 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