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5 - 信息的脉络
P. 135
·第三部分·
1980 年,市场上出现了数十种电子表格与文字处理软件,此外,还出现集中
数据库产品,个人计算机作为办公设备的潜力愈发清晰可见。到 20 世纪 90 年代,
个人计算机已经从不太友好的技术系统变为信息设备。软件公司提供的应用程序
也多种多样,通用个人计算机成为能满足特定用户需求的专用设备,这些用户可
能是使用电子表格的业务分析师,可能是使用文字处理程序的文档编辑人员,也
可能是游戏玩家。尽管许多应用程序简化了计算机的使用,但实际上是图形用户
界面才使计算机被更多人接受。如今,无论软件多么复杂,用户只要点击就能使用,
无须键入更多的命令,也基本不必了解计算机的内部工作原理。
小结
计算机发展到今天,无论功能还是外观,都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但是对人
类的大脑来说,仍然是美中不足。他们属于完全不同的运作方式。例如,按照冯·诺
依曼的图灵机模型,计算机的长期存储部分(硬盘)和逻辑部分(CPU)是明显
分离的,记忆功能集中在硬盘上,逻辑功能集中在 CPU 上,互相之间有一定的距
离,导致传递信息的速度很慢。而且这种模型使用的是将数据一个个按地址先后
对号入座,然后被计算和处理地穿行方式,这种方式简化了电路,使得相应的程
序语言也结构简单,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但是潜在地限制了计算机的处理速度,
因为被称为“冯·诺依曼瓶颈”。而人类的大脑却是既管记忆,又管逻辑思维,
信息存储和计算处理两部分功能紧密结合,没有明显的界限,信息传递速度很快。
如今科学家正在探索“非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以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的处理速度,
如量子计算机等。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1955—2011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
美国发明家、企业家、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1976 年 4 月 1 日,乔布斯成立苹果
电脑公司。1977 年 4 月,乔布斯在美国第一次计算机展览会展示了苹果Ⅱ号样机。
1998 年苹果推出 iMac,创新的外壳颜色透明设计使得产品大卖,并让苹果渡过财
政危机。2011 年 8 月 24 日,史蒂夫·乔布斯向苹果董事会提交辞职申请。乔布斯
被认为是计算机业界与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他经历了苹果公司几十年的起落
与兴衰,先后领导和推出了麦金塔计算机、iMac、iPod、iPhone、iPad 等风靡全球
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生活方式。乔布斯同时也是前皮克
斯动画工作室的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2011 年 10 月 5 日,史蒂夫·乔布斯因患胰
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逝,享年 56 岁。
比尔·盖茨(Bill Gates)。个人计算机发展史上最知名的人物之一。13 岁时,
盖茨进入湖畔中学学习。17 岁时,盖茨和艾伦共同出资成立了第一家公司 Traf-
• 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