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信息的脉络
P. 140
·信息的脉络·
解决方案。不同于修改每个计算机中心的现有软件,罗伯茨决定为每个节点配备
一台接口信息处理机,这种独立的廉价小型计算机用于处理所有数据通信流量。
只需对每种计算机系统的软件进行点对简单的修改,就能在该系统与接口信息处
理机之间收集并传递信息。因此,只要考虑网络中所有接口信息处理机使用的软
件系统即可。在大学校园里,一群背景各异的研究生和计算机中心程序员致力将
自己的主机接入接口信息处理机。
到 1971 年春,共有 23 台主机联网,尽管阿帕网在技术上取得的成就令人印
象深刻,但它对世界各地成千上万台普通的大型机来说意义不大。在经过罗伯茨
布道式地推广后,到 1975 年,网络中主机数量达到 111 台,但是明显,增长的速
度太慢了。
资源共享的经济性、使用远程计算机的能力,甚至玩计算机游戏的乐趣,都
未能激发人们对联网的兴趣,大部分用户其实从未接触过这些功能;相反,新用
户的是通过电子邮件相互交流的机会。
1971 年 7 月,BBN 的两位程序员为阿帕网开发了实验性邮件系统,该邮件系
统一出生便大受欢迎,红极一时。电子邮件系统很快超过阿帕网中其他所有网络
流量。1975 年,邮件注册用户超过 1000 人。收发电子邮件的需求成为推动第一批
非阿帕网网络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了 Usenet 网络,该网络致力将没有接入阿帕
网的院校连接起来。在教育领域,大学联盟开发出 Merit、Edunet、Bitnet 等网络,
这些网络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前 5 年投入使用。
电子邮件是推动所有这些网络发展的原动力。电子邮件之所以深受欢迎,是
因为它在许多方面优于传统的长途通信,这些优势随着网络数量的增加而进一步
巩固,网络中的用户越多,电子邮件的用处越大。仅需几分钟,电子邮件就能穿
越整个北美大陆。除价格比长途电话便宜外,收发邮件的双方无须保持同步,因
此更为灵活和自由。电子邮件还消除了时区不同带来的一些问题。不仅电子邮件
用户欣赏这种新的商业形式,管理人员也对电子邮件产生的经济效益青睐有加,
尤其是在协调团队方面——会议数量因使用电子邮件而减少。
20 世纪 70 年代,部分新出现计算机网络以阿帕网研制的技术为基础而发展起
来,来使得各个独立的网络彼此相连,让几乎所有计算机用户都能相互通信,这
也是为了电子邮件跨越网络边界的问题。网际互联的简单设想很快具体因特网。
在这一时期,信息处理技术致力开发网络通信所需的“协议”。高级研究计划开
发的系统称为 TCP/IP,它是“传输控制协议 / 互联网协议”的缩写,TCP/IP 协议
在于其他网络标准化方案作长期竞争之后,最终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网络标准。很
快,互联网就不再是学术研究者们的科研实验的。在 1990 年阿帕网退役之前,就
• 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