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公路桥梁工程与隧道施工
P. 133
第四章 基于 Revit 的 BIM 技术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研究
成分为含砾砂质板岩、板岩,直径一般在 1~5cm。分布在隧道进口较平坦地带。②碎
石土:呈杂色,松散 ~ 稍密,稍湿,碎石含量约占 55%,主要成分为含砾砂质板岩,
棱角状,粒径一般在 2~25cm。钻孔揭露厚度约 0.70~1.40m。分布洞身坡顶及隧道洞
口山坡坡脚地带。
图 4-1 H 隧道平面示意图
(2)震旦系下统江口群洪江组(Zhj)
①含砾砂质板岩:褐灰色,灰绿色、青灰色,砂质结构,块状构造,薄至中层状。
强风化层:褐黄色,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破碎。经风化作用后,岩质软,破碎,
强度较低,完整性较差。层厚一般在 2.10~3.05m。主要分布在隧道区 XX 端和洞身段。
中风化层:褐黄色至淡灰绿色,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岩石较破碎,岩芯多数呈块状,
少数呈短柱状,岩芯强度较低。钻孔揭露厚度一般 9.75~16.3m,主要分布在隧道区
XX 端和洞身段。微至未风化层:灰绿色,板状结构,块状构造,中层状,岩质较硬,
完整。钻探出的岩芯多呈柱状和块状。钻孔揭露厚度大于 100.0m。②板岩:褐灰色,
褐黄色、深灰色,板状结构,块状构造,薄层状。强风化层:褐黄色,风化节理裂隙
发育,岩石破碎。经风化作用后,岩质软,破碎,强度较低,完整性较差。层厚一般
在 22.50m。主要分布在隧道区 XX 端。中风化层:褐黄色至淡灰绿色,风化节理裂隙
发育,岩石较破碎,岩芯多数呈块状,少数呈短柱状,岩芯强度较低。钻孔揭露厚度
大于 18.0m,主要分布在隧道区 XX 端。微至未风化层:灰绿色,板状结构,块状构造,
中层状,岩质较硬,完整。钻探出的岩芯多呈柱状和块状。钻孔未揭露到该层。
• 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