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5 - 公路桥梁工程与隧道施工
P. 135
第四章 基于 Revit 的 BIM 技术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研究
裂缝的三组关节不稳定,不稳定的“锲形”块体将形成,洞顶易产生坍塌或冒顶,侧
墙周围的石头很容易发生“追踪型”破坏。
2. 洞身开挖方法影响
H 隧道洞身段中部埋深 25~115m。岩性以微风化含砾砂质板岩、板岩为主,岩质
较硬,属硬质岩。洞身段围岩级别为Ⅲ ~ Ⅴ级,有一定自稳能力。隧道进出口处的几
组节理裂缝与隧道轴线呈小角度相交。因此,在隧道开挖后,当在节理和岩石层中切
割出其他裂缝时,就会形成不稳定的“追踪型”块,洞穴的顶部很容易坍塌或掉落,
周围岩壁的岩石很容易沿着节理的两组裂缝出现。另外,保证隧道施工质量需要克服
的难点包括:地质条件、水文状况、施工设计方案、隧道洞身开挖方式。
(二)施工安全影响因素
1. 水文状况影响
隧道区域地表水季节性特征明显,枯水期空排沟多为干排沟。在雨季,沟槽内的
流量急剧增加,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形成地表径流。或通过风化的裂缝、悬崖顶部
的结构性裂缝等流入地面。因此,在季节性阵雨或突如其来的山洪暴发期间,峡谷内
的水流将造成横向侵蚀,并对坡脚的岩石和土壤层造成破坏,从而在坡脚形成一个空
的表面。面对连续清洗效果的影响,边界面将进一步扩大,将斜率很容易下降甚至崩
溃的表面或裂纹联合,危及两岸的峡谷斜坡的稳定和影响隧道所在的峡谷的斜率,对
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2. 施工环境影响
H 隧道施工场地多,工作面多,断水施工程序多,施工后勤组织困难。空间建设
平台有限,人员装备需求大,施工周期长,施工会遇到诸多问题,有众多不可抗力因素,
围岩强度低,透气性好,稳定性差,施工方案选择不当容易导致施工事故。施工开展
过程中,需要克服非常多的困难,如气候困难,该地区处于亚热带气候,降水非常丰富,
地下水发达,地质条件勘察之后发现还存在了解盲区,如勘察地质与实际情况不符合,
裂理发育岩体破碎,施工组织过程中可能因为爆破参数设计不当,施工压力大导致的
开挖难度大,施工队伍技术水平不平衡,建设环节不规范,在施工过程中因为赶工期,
进度安排不合理,施工顺序不合理导致问题较多,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三)施工进度影响因素
1. 施工设计影响
H 隧道的结构复杂,地形地貌环境勘察存在盲区,如果采用传统施工技术,施工
条件较差,施工效率且低,因为传统技术较落后,设计质量中数据偏差较大,这将导
• 123 •